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 A-C和三个Murrayazoline类生物碱为目标分子进行不对称全合成研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章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 A-C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Capitulactones A-C是上海药物所岳建民院士从大叶仙茅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三个骨架新颖的天然产物。其结构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CD谱等方法鉴定,结构表征显示Capitulactones A-C含有共同的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针对Capitulactones A-C潜在的生物活性和具有合成挑战的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的构建问题,开展Capitulactones A-C的不对称合成研究。首先探索了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的构建方法,尝试了先构筑出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结构,然后引入共轭双烯的方法和以二氢呋喃环为基本骨架,再构筑共轭双烯七元内酯环的策略。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推测了三个天然产物的生源合成路径。受生源合成途径启发,设计由苯并二氢呋喃骨架经氧化-还原反应成功的合成出了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结构,进而完成了Capitulactones A-C及其异构体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此合成为生物活性测试提供了充足的样本,目前活性检测正在进行中。第二章Murrayazoline类咔唑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咔唑生物碱以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和特有的结构,一直倍受生物化学家的关注。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被多次分离于九里香属Murraya中,其中具有光学活性的Murrayazoline的绝对构型尚未阐明。目前对此类化合物还没有不对称全合成的报道。因此,开展对这类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的邵继东博士利用Wang小组开发的对映选择性催化脱羧Diels-Alder反应构建出手性并三环内酯前体结构,并经过还原-酸化构筑出手性桥三环苯并吡喃骨架,最终以13步3%的总产率完成了Murrayazoli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为简化邵博士的合成路线,以期高效的完成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在得到手性并三环内酯前体结构后,我们利用分子内的hydrolysis-intercalation Michael反应构筑出环外含有酯基的手性桥三环苯并吡喃骨架,这极大地简化了Murrayazolinine叔醇基团的转化过程。然后利用以环己烯酮作为苯环供体的芳基化反应和?kermark-Kn?lker氧化偶联反应构筑出关键的咔唑结构,最后进行数步官能团转化,最终用9-10步分别以16%,12%和6%的总产率高效简洁地完成了三个天然产物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同时确定了Furukawa小组分离的(+)Murrayazoline保持数十年未知的绝对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