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非正式群体已有研究成果的考察,进一步澄清了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并从自我同一性理论出发,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提出了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三个影响因素。(1)就总体而言,非正式群体中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是不均衡的。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地位人数最多,占54.1%,然后依次是同一性延缓地位、同一性获得-权威接纳地位,前三者累计占90%,而同一性确立和同一性扩散地位比例都不到5%.这说明非正式群体中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还未完全成熟,处于正在发展阶段。(2)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交往提高了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水平。无论处于何种同一性地位的受访者都表示出有规律的群体交往对其性格品质即自我同一性产生了影响:群体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确定,促进其角色尝试,并形成价值定向。(3)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交往活动中有三个因素影响着自我同一性发展。从整体上说,群体交往中个体的地位、领悟群体支持以及对群体认同等因素都主要与自我同一性的地位呈正向关系。积极的群体交往,即在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高领悟群体支持、高群体认同等,会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其他文献
《良友画报》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商业媒介典型。在社会资金的支持、媒介商业竞争的激励以及一批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的持续努力下,《良友
p73是最近发现的p53家族的一员,它与p53不仅在蛋白结构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功能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P73在功能和调控机制上与P5
会议报道是把双刃剑。有的记者会把会议当成磨刀石,抓住"新闻眼",打破条条框框,磨出锋芒。有的记者会迎合着"老记"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谱写的会务报道"进行曲",高唱会议指出、
经典的命题逻辑中最基本的推理模式为{A1,…,An}|-A*,从语法的角度看,它表明A1→(A2→…→(An→A*)…)是定理,而从语义的角度看,它表明如果任一赋值v使前提A1,…,An都为真,则v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