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注水困难、水淹程度高、注入水利用效率较低,油井地层压力较低,产液、油量呈现递减趋势;而注气开采时由于气油流度比极为不利,易发生气窜,导致地层中的可动用储量很大一部分无法开采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在三次采油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CO2-泡沫驱,作为泡沫驱的一种,能够极大地提高注入流体的视黏度,扩大波及体积;而且泡沫还具有密度小、对地层伤害较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注水困难、水淹程度高、注入水利用效率较低,油井地层压力较低,产液、油量呈现递减趋势;而注气开采时由于气油流度比极为不利,易发生气窜,导致地层中的可动用储量很大一部分无法开采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在三次采油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CO2-泡沫驱,作为泡沫驱的一种,能够极大地提高注入流体的视黏度,扩大波及体积;而且泡沫还具有密度小、对地层伤害较小,在驱油的过程中对油水具有选择性封堵能力,在残余油含量较低时,封堵能力强,流速低,在残余油含量高时,泡沫不稳定,封堵性能差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选择吉林油田H区块为试验区,该区块为典型的多油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储层,在对C02-泡沫驱油机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吉林油田H区块的储层情况,优选出 了三种 C02-泡沫体系:1)CO2+0.4%FP388+0.1%WP125;2)CO2+0.4%FP246+0.1%WP125;3)CO2+0.4%FP275+0.1%WP125。对体系的稳定性、发泡性、可注入性及渗透率适用范围等进行了特性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发泡剂均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和稳定性,FP388发泡性最好,综合性能最优,三种泡沫体系均在可注入的渗透率范围内。为确保泡沫体系在地层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泡,利用法国ST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40/1000FV的全可视高温高压PVT测试仪,对确定的三种泡沫体系进行了相态特征研究,观察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泡沫体系的相态变化,测量了泡沫体系的体积、密度、黏度等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从而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与泡沫相态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均降低;而当压力升高时,泡沫体系的稳定性提高;高温高压状态下仍然能形成稳定的泡沫体系,但不同体系形成稳定泡沫的临界下限压力不同;得出了泡沫体系的密度与相态之间的关系,因此,可通过地面监测密度来判断是否形成稳定泡沫。进行了 CO2-泡沫体系的室内驱油实验,对比和验证了三种CO2-泡沫体系在岩心中的动态驱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渗透率的低渗岩心,水驱后三种泡沫体系均能提高采收率20%以上,说明三种泡沫体系均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最后结合国内外注C02及泡沫驱的工艺流程,设计了一套C02-泡沫驱现场注入工艺及配套工具。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细分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大,对固井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粘砂套管作为提高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油层固井施工中,相对于粘砂套管工艺的应用,针对粘砂套管井的固井质量评价仍属空白,依然继续采用光滑套管井的固井评价标准,给固井质量解释带来不可避免误差。本文通过分析测井声波在粘砂套管井中的传播机理,以声波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建立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粘砂套管井固井质量评
海上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于断层型油藏而言,断层岩在较高剩余注水压力(井口注水压力传导至断裂带处发生压力损耗后的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将会发生水压致裂,油气沿破裂面向上逸散至海底导致水压致裂逸油事故。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本论文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联合资助下,选取秦皇岛33-1南油田为研究靶区,在文献调研以及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深入,目前的水驱开发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逐渐转变为薄差储层,这类储层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效益较差,但是已探明的储量中却有剩余的数亿吨储量主要存在于低渗透的薄差储层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杏六区已布四套井网,分别是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网、二次加密井网和三次加密井网,其中二次和三次加密井网主要针对薄差储层开采,而三次加密井尚未完全投产。经过二次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重要的含气断陷,随着深层火山岩气藏的逐步发现,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区块。但是因为断陷内构造复杂,构造和断裂对气藏的控制模式还不够清楚,限制了深层天然气的发展。本文主要基于徐家围子连片工区的地震解释资料,同时利用测井、录井和试气等其他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两个角度系统解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规律
海拉尔盆地油气地质资源储量丰富,由于地质特征复杂,油田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小层层序划分认识不统一,沉积体系认识不确定,砂体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了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盆地内典型区块贝301区块南屯组二段储层沉积特征进行解剖,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开展层序划分对比、沉积体系确定及沉积微相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区剩余潜力分布。根据海拉尔盆地实际地质情况,将沉积学、层
人的发展是在对自我的不断认识中完成的,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自我有明确的认识,这是人生过程中质的飞跃。著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学生正处在形成自我认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发现不但需要自我觉知,更需要借助他人的参照,以及与他人的相处。笔者借本人在担任班主任工作
喇嘛甸油田1996年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目前油田综合含已经达到94.68%。由于储层层间、平面及层内复杂的非均质性,水驱挖潜难度逐步增大,开发效益逐步变差。为挖潜特高含水期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开展了对储层沉积特征、砂体建筑结构、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精细描述研究。本文选择了喇嘛甸油田北东一区二类油层萨Ⅲ组储层作为油田聚驱接替潜力区,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利用成因层序旋回划分与追踪对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为使金属材料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而淬火是热处理工艺中的主要环节,是一种在降温过程中利用钢材组织的变化,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因此利用马氏体相变规律来制定热处理工艺在控制材料变形、改善材料性能进和新材料的研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马氏体相变形核、长大过程速度很快,达到母相中声速的量级,且相变过程模
2021年9月7日,平安银行携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罗兰贝格联合发布了《2021中国二手车金融和生态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二手车行业发展在经历过去20年的"萌芽""探索"及"成长"后,即将迈向一个崭新的"提质"阶段,标准和制度的建立,以及行业整合成为未来行业不可绕开的话题。与此同时,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围绕二手车价值链打造的金融服务将展现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油田勘探实践日益深入及石油地质理论的逐步完善,目前隐蔽油气藏已取代构造油气藏,成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由于松辽盆地北部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独特性,普遍存在砂体规模小、油水分布复杂、成藏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致使该类储量规模预测难度大、有效储量动用效果差。提高薄储层地震预测精度、系统开展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尤其是断裂、砂体及其两者匹配对油水分布的控制,是提高该类油气藏钻探成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