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与张謇城市规划思想初探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ron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5-1926年间,在张謇的领导下,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主要讨论了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它们的当代启示。 2002年,吴良镛教授提出了“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理念。本论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深入具体研究。重点关注1895-1926年间,在张謇 (1853-1926)领导下,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如何由一个相对封闭的封建州城,经历了近代化的洗礼,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资本主义工、农、商生产关系的近代化城市;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把近代南通3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张謇城市规划思想放在四个阶段中进行探讨:1895-1903:实业教育·单项规划;1904-1911:广泛探索·制度管理;1912-1921:区域建设·社会规划;和1922-1926:建设衰退·思想成熟。 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是一条通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受西方现代思想和技术的影响,由传统农业社会城市逐步发展,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布局和社会体系的道路。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仅是“南通模式”更可谓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模式”的一条可能的本土化道路。这条道路对于今天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说明在引进西方规划思想的同时,从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才是根本之道。 论文探索了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其历史演进的过程,重点论述其思想转折的意义和标志。通过与国内外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相比较,可以说张謇城市规划思想不但在当时的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对于今天乃至未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论文重点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发展。虽然张謇城市规划思想,并不像同时期的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西方学术界那样备受关注,但是它“本旧学·参新法”,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发展而来,借鉴了现代科技和思想,对今天城市规划学术发展有很大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居住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意识增强,对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例如过分依赖建筑
This presentation is a study o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in the design of habitats and built environments in Saudi Arabia, which is experiencing amassive transf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随着GIS技术、Internet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近几
观光农业在世界范围真正兴起为20世纪中后期,而在中国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然而,国内对其尚无统一定论.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观光农业、农业观光园
玻璃砖作为一种比较特别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已经有了90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玻璃砖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达到了每年1千万块的使用量,约占整个世界的1/1
密斯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流动空间、统一空间等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建筑界对密斯介绍的专著与发表有关评价的文章举不胜数。对于密斯的建筑空间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
历史街区外部空间是城市历史的真实记录,与城市的诞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街区外部空间以优越的人文景观资源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城市建设和
UDF是近年英美等国频繁出现的一种战略规划工具,能为城市各种场所的未来发展,建立一套完整的设计构想.它能够将宽泛的规划条文转译成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指导.近20年来,我国城市
教堂是基督教举行礼拜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传统礼拜仪式中以咏唱为主,布道居从属地位。然而,宗教改革后的现代仪式中音乐和语言交替出现。如何在保证音乐丰满的同时确保语言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居住社区发展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共同关注的课题。但相对于国际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区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还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