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高校扩招人数逐年增加,过去的“精英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变。此时,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就业质量既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又如何提高就业质量?本文试图对其作一探讨。
  目前已有学者在理论上探索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但大多数从宏观角度出发或者仅仅局限于单一变量的影响作用,缺乏不同角度下的综合思考。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出发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大学生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合理假设。以山西省350位大学毕业生为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独立样本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以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力资本层面,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受到自身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的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逐渐高于学术性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在社会资本层面,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都表现出对就业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在心理资本层面,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韧性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在研究的控制变量中,学历的高低会影响就业质量水平,其他控制变量对就业质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已有结论,针对性地从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首先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完善相关就业制度,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各个高校注重就业质量指标,从提高学生的三维资本层面入手。其次在学校层面,学校应该注重提升学生培养路径,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尤其加强学生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注重先赋性社会资本合理利用的效用最大化。此外,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在大学生个体层面,注重自身学历的提升,多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提高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在拓展社会资本的同时,尤其注重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保证先赋性资源网络的稳固性。此外,注重对自身心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韧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三维资本的视角提出了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将社会资本分为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补充了以往文献研究较少的缺陷,其次在数据选取上以山西省大学毕业生样本为载体,同时调查收集了各个高校就业质量的数据,从现状问题出发,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管理重在思想教育,小学阶段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单纯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一般机械且生硬,将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现阶段,小学教育的重点不仅重在于“教”,更重在于“育”,小学生处在一个缺乏自我认知的阶段,对于事物的是非判断不成熟,自身的行为方式更多在于对外界的模仿与学习,因此小学教育中的工作重点,
期刊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因此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业成就是衡量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高中生自身成长的重要因素。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然而,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懂得将心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去加以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探索心理资本与学业之间的影响机制。  为达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梳理国内外文献,并对其作总结,查找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建立了以学习投
学位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了大众教育,但随着短期内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问题。中国研究生开始扩招后,使得研究生教育阶段也出现了和本科教育同样的量和质的矛盾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而研究生的教育处于中国教育的较高层次,是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科研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科研能力也相应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
学位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的走势呈上升状态,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国家对大学生相关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投入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大学新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大多数平时与父母朝夕相处,受父母影响比较大,刚刚进入大学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离开父母,心智还不成熟
学位
进入大学,学子们从高中繁忙且高压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面对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部分大学生们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迷茫且消极,在学业上出现了一些诸如情绪低落、迟到、早退、旷课、厌学等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学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而手机作为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成为大学生产生学业倦怠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可影响其手机依赖,也会对学业倦怠产生一定作用。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探
学位
近年来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成为普及化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导致人才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因此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问题就产生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大学生的家庭资本会影响他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专业选择,学习成绩,职业选择,就业单位类型和就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概念性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困难,传统的通过常规思维灌输以及题海战术下的教学方式很难起到良好学习效果,并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想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增强教学趣味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符合其发展阶段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本文就将针对基于趣味性教学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的策略进行思考。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前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多数教师都已经加强对学生
期刊
大学生群体中,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逃课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公共基础课的逃课率更不容乐观,多达百分之五十,而且,据调查,基本所有的高校中,在校大学生都存在逃课现象,所以,大学生群体中为何会出现学习倦怠,现状引人深思。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之前对于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的研究大部分是以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
学位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攀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随着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持续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同时,促进大学生创业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创业意向自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位
高校中年教师群体是促进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中年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需要面临更多的科研压力,同时,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指导。但是由于高校中年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促使他们不但需要承接好老教师们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且还需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就导致高校中年教师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情况,在面临压力时,很多教师没有运用好情绪策略,就会形成情绪劳动的工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