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AVC的帧内帧间模式选择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JPEG、H.263、MPEG-1、MPEG-2等图像多媒体国际标准相继出台,它们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实用场合。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这些视频压缩标准明显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联合视频组JVT制定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它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图像效果、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灵活性。   虽然H.264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它的运算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其编码速度比较慢,在通常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在保证一定编码效率的前提下,对编码器进行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H.264的帧内模式选择充分利用了图像的空间相关性,根据已解码的相邻块信息来预测当前块,并使用了率失真最优化技术,使得对I帧的编码性能达到很高。但是因为率失真最优化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很高,使得编码器的编码速度很慢。本文首先通过快速方向检测算法选出4×4块的部分预测模式来代替全模式计算;其次利用一些统计特性来早截止复杂的4×4块预测模式的计算;再次通过局部优化算法来减少率失真代价的组合数。通过这些举措来降低率失真最优化计算的复杂度,实现了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使得编码速度得到大幅提升的目的。   H.264的帧间模式选择是利用已编码的视频帧/场和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来实现的,支持7种块模式,支持多参考帧和1/4像素精度运动估计,对P帧的编码性能达到很高。但因7种块模式的全模式计算复杂度很高,使得编码器的编码速度很慢。本文首先通过SKIP判决将符合判决条件的宏块选出来只进行一种块模式的计算;其次通过大块模式的宏块级、亚宏块级判决将符合判决条件的宏块选出来只进行大块模式的计算;再次通过帧内模式判决将符合判决条件的宏块选出来只进行帧内模式的计算。通过这些举措来代替全模式计算,实现了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使得编码速度得到大幅提升的目的。
其他文献
量子智能算法作为量子计算理论和智能算法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全局优化算法,因算法具有种群规模小、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和计算时间短的特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作为一种新型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备受关注,其以激光作为信息高速传输的载体,在短距离内具有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切
针对伪卫星远近效应问题,现有的解决办法或是基于发射端信号结构的改变,或者基于接收机相关器的改变,设计方法复杂,使得接收机的通用性变差,而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中的波束形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处理领域中主要的媒体形式。而网络的不断扩张及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视频及其他形式多媒体的广泛
机会通信作为一种对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机会通信理论中,衰落可以作为一种“机会”被加以利用,在多用户系统中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的大量应用,用户希望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能通过无线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移动性支持成为Internet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新
多视点长景图指的是由一系列沿某一长景物连续拍摄的图像拼接而成的长景物图像,这种图像能够很好的解决由普通相机及广角相机所不能解决的长景物图像构造问题。本文在研究了
由于在802.11标准中只使用了网络中的单个信道资源,成为限制网络容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无线网络中应用多信道技术,一方面能够极大的提升无线网络的容量,另一方面又给无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