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系统可生存性的自适应重配置模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系统自身的异构性、分布性、动态性、信息的海量性等决定了系统中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多样性,而当前的技术不能保证交通系统在面临各种事故、故障甚至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持续的提供关键服务,即不能满足交通系统中的服务对可生存性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交通服务系统的可生存能力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并行的、分布式的、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排除侵入机体的异物,并且具有学习、记忆和自适应调节能力,能够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本文结合免疫学原理研究交通协同服务系统的可生存性问题,目的在于模拟免疫系统的免疫机理、体系结构,利用抽象提取的相关免疫机制,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交通服务系统可生存性问题,使得构建的系统具有期望的可生存性特性。本文首先对可生存性研究的相关基础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关于可生存性研究的相对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总结了可生存设计中采用的关键技术,为可生存性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接着概述了生物免疫系统、免疫机理和人工免疫系统原理,结合交通协同服务系统的特点,给出一种增强交通协同服务系统可生存性的自适应重配置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检测系统面临的威胁,包括外来攻击或内部故障等,给出相应处理策略并且结合处理效果学习并记忆此次处理过程,有针对性的对系统进行重配置,以后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威胁事件时,能够更快的予以响应。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具有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能够自适应的调整系统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最后本文给出该模型主要功能单元的实现,以及改进的适用于交通协同服务系统的免疫算法,旨在求解多目标优化的服务重构问题,初步实现了交通服务系统的可生存性增强技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应对同种类的攻击时,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在反应时间上有较大改善。
其他文献
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里非常活跃的课题,目前正广泛地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等各个领域。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将目标跟踪技术应用到实验
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软件定义与开发的整个周期即整个软件开发过程。而测试用例的生成设计又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它的设计依
“软件即服务”已经成为软件发展的趋势,动态电子商务正是这一思想的结果。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着商务流程的频繁更新,企业异构平台上不同系统之间收集、归纳、整合和传播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问题,它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视角下获取的同一场景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处理过程。图像配准是图像镶嵌、目标识别、图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直播、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等领域。但传统的基于C/S架构的服务模式很容易引起服务器的性能瓶颈和带宽瓶颈,
随着高铁项目的目益增多和建设范围的逐渐扩大,各类隧道工程的突发事故对隧道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及紧急救援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把事故的人为管理因素降到最低点,并且在事故
作为增加虚拟场景真实感的关键技术——阴影的实时渲染技术,在三维游戏、动画影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阴影效果在真实感图形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资源中实现视频数据的检索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现有的视频检索系统技术多是基于
林业信息文本分类是根据建立好的分类器,让计算机对给定的林业信息文本集进行分类的过程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林业信息文本特征提取的过程,利用构造的特征
图像工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根据抽象程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图像处理的目的之一是图像识别,而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