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学生习得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语汉语完成态的对比以前很少有人研究过,也没有人从习得偏误的角度去分析阿拉伯学生学习汉语“了”时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苏丹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我选择了这一课题。论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完成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学习汉语的苏丹学生在动态助词“了”习得方面的偏误。本文采用对比方法和问卷调查法,集中针阿语背景学生对汉语动态助词“了”学习的偏误类型:遗漏、误用、误代、错序几个方面的情况,具体分析和描写苏丹学生学习动态助词“了”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偏误类型提供了一些能减少动态助词“了”习得偏误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对汉、阿完成态对比,发现了两种语言在完成态表达上相同和区别。相同之处:两种语言中都有表示完成态的语法手段。相似之处:两种语言都有虚词,如阿语用“已经”,汉语用助词“了”来表示动作的发生。不同之处:汉语在表示完成态时词形不会发生变化,而阿语完成是不仅有三种时态动词会发生变位。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结合篇章分析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运用描述与分析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怪不得”一词的句法功能,篇章功能
湘潭市位于湖南中东部,湘江中下游地区,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彭德怀等革命先烈的故乡。湘潭话是新湘语的代表之一,同时又具有某些老湘语的语音特点。但是目前对于湘潭话的研究
吉林西部地处我国内陆干旱和湿润的东亚季风区,受地质构造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经历了盐碱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是我国苏打盐渍土面积最大的地区。该区实施水利工程进行灌溉排
《日清英露四语合璧》是一部明治时期日本学者编写的适用于到中国经商的日本人学习北京官话的教科书。它主要采用的是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官话,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概貌,尤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介词数目不断增加,尤其是方式介词、对象介词不断萌生,同时介词功能分工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以新生介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来源、具体功
笔者临床上发现大杼穴对颈椎病、腰背痛、膝关节痛、呼吸系统等疾病疗效肯定。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巧用大杼治疗项痹、膝痹、腰痹和咳嗽的临床经验,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新
本文从课堂文化的内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课堂文化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试图加深中国师生对中西方课堂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而缓解中西方课堂文化冲突,克服中国传统文化教
基于谐波叠加法,用Kaimal谱生成空旷场地的脉动风速时程,将脉动风速时程作为流场CFD模拟的速度入口。采用分离涡模型模拟脉动风场并用离散相模拟雨滴颗粒,通过风雨耦合的CFD
本研究通过考察和分析中介语语料库和预科留学生习得典型有标因果类复句的情况,归纳了偏误的类型,探讨了产生各类偏误的原因,揭示了预科留学生习得有标因果类复句的偏误规律
沉默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符号广泛存在于人际传播之中。Birdwhistell(1970)指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高达65%-70%的信息是通过无声语言获得的,有声语言传递的信息仅占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