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规律,寻求应对这些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实现新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并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科学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完整清晰地阐述了新媒体和价值观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然后客观辩证地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消极影响,紧接着理性深入地探究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消极影响的原因,最后正本清源地提出了加强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对策。研究发现,新媒体主体平等性、意见多元性、信息交互性分别使大学生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呈现出个性化、多维化和自我调适特征。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上述积极影响,是因为新媒体的基本特征高度契合大学生的群体特质;新媒体的丰富功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正当需要;新媒体的文化模因积极建构大学生的价值意识。研究还发现,新媒体内容庞杂性、终端私密性、空间符号性分别使大学生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呈现出碎片化、失范化和失真化特征。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上述消极影响,是因为新媒体的运行方式严重干扰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新媒体的虚拟活动深度异化大学生的现实活动;新媒体的拟态环境严重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为加强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即通过创新新媒体精神资源的传播方式和掌握新媒体精神资源的传播技巧,有效利用新媒体精神资源,为正确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提供保障;通过加大新媒体文化环境的监管力度和推动新媒体文化环境的自我更新,大力净化新媒体文化环境,为积极建构大学生价值意识预设前提;通过提高新媒体教育话语的评价水平和增强新媒体教育话语的人文关怀,加快构建新媒体教育话语,为切实提高大学生正确价值认同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