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草抗腹泻有效成分的筛选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腹泻作为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越来越多发,通常会阻碍畜禽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因此,腹泻的防治已成为畜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日前治疗腹泻主要借助于抗菌药物,但使用这类药物有很多隐患,因此从更健康的天然中药中寻找抗腹泻药为重中之重。飞扬草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的干燥全草,在民间医药中被广泛用于抗菌、抗癌、抗炎和抗腹泻等。此前有研究发现槲皮苷是飞扬草抗腹泻的有效成分之一,但未通过生物活性导向分离出其它有效成分。因此,本实验在对飞扬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活性导向追踪抗腹泻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其抗腹泻活性与离子通道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为飞扬草在抗腹泻方面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飞扬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水平四变量的Box-Be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飞扬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1℃、乙醇浓度55%、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84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测定含量为6.32±0.47%,与预测值6.26%接近。(2)飞扬草抗腹泻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建立蓖麻油腹泻模型,以腹泻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对飞扬草总黄酮进行活性成分追踪。先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腹泻抑制率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腹泻抑制率44.9%)。再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富集有效部位,发现30%乙醇洗脱部位的抗腹泻效果最显著(P<0.05),再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纯化合物,经鉴定为槲皮苷和异槲皮苷。(3)槲皮苷和异槲皮苷抗腹泻活性及机制的初步研究。采用三个不同剂量的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对其抗腹泻活性、炎性活性和对离子通道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腹泻模型组相比,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各剂量组都可以减少稀便数、抑制炭粉的推进距离、减少小肠积液量,并且异槲皮苷的抗腹泻作用优于槲皮苷。通过q RT-PCR检测发现,相比腹泻模型组,槲皮苷和异槲皮苷组的抗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 m RNA水平都降低,而离子通道中NHE1、NHE2、NHE3、AQP4、SGLT1的表达都上调,而CFTR的表达下调且程度最大。因此,用Autodock 4.2软件进一步对槲皮苷和异槲皮苷与CFTR结合能力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槲皮苷和异槲皮苷都与NBD1和NBD2位点有一定的结合力,但异槲皮苷与NBD2的结合力更强,从而初步推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主要通过结合到CFTR上的NBD1和NBD2来发挥抗腹泻作用。本研究不仅确定了飞扬草抗腹泻的主要有效成分,还对其抗腹泻机制进行了探讨,为飞扬草有效成分体内药动学、药代学研究提供了前提,也为飞扬草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中药现代化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其他文献
鸡毒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类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在临床上感染率高,死亡率低,主要以影响生产性能为主,如肉鸡饲料利用率降低,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等,对家禽养殖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疫苗的预防效果也不乐观。一些研究者发现中药对MG感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实验室前期的研究也证实了中药黄芩对鸡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科学界和医学界对AD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结果.然而由于AD的复杂性,关于该病的病理机制与诊断预测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非线性动力学和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别从神经计算和数据驱动角度,探讨了与AD相关的海马神经元的动力学和静息态下脑自发活动特性,以对AD的发
学位
随着传统一次能源的消耗,世界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由此,合理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资源已变成了人们的迫切需求。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电压调节装置,交错并联高增益DC-DC变换器具有高效率、高增益、电流纹波低等特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此变换器只能实现在有限的占空比工作区域内自动均流,其他占空比工作区域并不能保持电感电流的均衡,这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不能满足宽占空比输
学位
骨骼肌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也是动物体最大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器官。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重金属、微量元素以及衰老等多种因素都可以造成骨骼肌的损伤,影响骨骼肌的功能,严重时会导致骨骼肌萎缩,机体丧失运动能力。因此对骨骼肌损伤再生的研究十分重要,其过程是通过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来完成。亮氨酸(Leucine,Leu)作为必须氨基酸,在骨骼肌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学位
半参数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是一类重要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它不但保留了参数模型易于解释的优点,而且还含有非参数函数具有较广的适应性.该模型的出现受到了统计学界的极大关注,至今仍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且在工业、农业、经济、医药以及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往往由于某些原因使得数据不能精确观测,而含有测量误差.特别是在生物医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会经常遇到此类问题.
学位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猪链球菌耐药性的加剧和持留菌增加,严重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然而,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物耗时周期长,所以从现有的抗菌药物出发,缓解细菌对已有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恢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代谢功能和细菌活力相关。一些常见氨基酸代谢的改变,会导
学位
油脂作为一种高能量的饲料原料,可以减少动物应激,增加饲料吸收利用率以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所以生产实践中会通过增大油脂在饲料中的占比来提高经济效益。肝脏是油脂代谢分解的主要器官,肝细胞结构完整是肝脏正常运转的前提,肝细胞通过线粒体β-氧化分解脂肪酸、排出低密度脂蛋白、合成甘油三酯等生理活动来维持动态平衡,但是油脂饲料的过度使用会破坏这个平衡,进而诱发肝脏细胞发生凋亡。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短链非编
学位
子宫内膜炎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其会增加母猪淘汰率和非生产天数,导致母猪发热、采食量下降以及猪只消瘦,甚至会引发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造成猪只死亡。目前多采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但长期过度滥用及不规范使用往往加剧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而与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相比,中药具有低毒性、副作用小、低残留等优势,并可通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作用通路”来发挥作用。因此,开发治
学位
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fructus),为使君子科植物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中国兽药典》各版所收载。诃子性平、味苦、酸、涩。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等功效。诃子富含多种酚类和鞣质化合物,而近
学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畜牧业中重要的致病菌,不仅对动物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并且有可能从动物传播给人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S.aureus的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MRSA感染导致病畜的死亡率提升至一半以上,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