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长焦虑的政策叙事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焦虑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中小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降低家庭教育支出,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然而,“双减”政策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认同度与支持度不同的情况。尤其对于家长而言,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复杂。在“意义-阐释”取向的政策研究中,政策及其所影响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由语言和话语所建构的世界。那么,由多方主体在政策叙事中共同建构的“双减”政策是什么样的?这一政策现实又是如何在叙事中被建构起来的?“双减”下家长焦虑有哪些旧的和新的表现?家长焦虑的实质是什么?怎样化解家长焦虑并形成政策共识?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政策叙事这一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共收集来自政府、媒体、学校等多方主体发布的与“双减”相关的微信推文共818篇,访谈义务教育阶段正在经历“双减”的学生家长共38位;经过文本分析和三级编码后,呈现了主流叙事中的“双减”政策生态和家长个人描绘的“双减”政策现实,考察了“双减”政策叙事中被隐藏的家长焦虑现象,探讨了“双减”下家长焦虑的变与不变,分析了家长焦虑的实质,最后为化解家长焦虑和形成政策共识提出了设想。研究发现,政府描绘的“双减”政策是一种官方立场和民生取向的样态,学校叙述的“双减”政策是一种对政策进行解码和演绎的现象,媒体呈现的“双减”政策是一种理性逻辑和感性逻辑交织的故事,家长眼中的“双减”对校内和校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政府和学校的“双减”政策叙事被精心打造成一道亮丽的政策景观,有一种明显的无焦虑和去焦虑色彩;媒体的“双减”政策叙事相比之下更加丰富,但其焦虑表达以各种形式被隐匿;家长所感知到的政策带来的真实变化远远比主流叙事所展露的复杂得多,其认知与行动也存在焦虑驱动的可能。进一步分析发现,“双减”下的家长焦虑,不变的是——贯穿孩子学习全程的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双减”后家长依然会深陷教育重负的泥潭;家长始终对孩子的教育发展抱有担忧;并总是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产生怀疑。变的地方在于——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家长对教育公平的隐忧加剧;素质教育育人导向下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加剧了家长的矛盾心理;媒介传播和社群互动过程也致使家长产生新的焦虑。家长教育焦虑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其实质是现代性场域下个体对身份和位置的争夺,社会变革与转型造成的附带损伤,以及信息化发展中知识传播和社群互动引发的创痛。为化解家长教育焦虑并形成“双减”政策共识,研究建议,家长层面要引导孩子自我成长,消解父母精神内耗;制度层面应推进学校教育改革,营造多元社会环境;叙事层面需寻求政策叙事连接,重建媒介与社群生态。
其他文献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一百四十余年间,文人自创小说虽有长足发展,但此后的研究者却少有问津,遂使文学史和小说史上出现了一段空白。成此局面,原因虽多,但资料匮乏,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本着中央关于整理古籍的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的有关同志,对大连图书馆所藏明末清初小说进行了校点、研究,并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一套《明末清初小说选刊》,铺石筑路,以供登攀。为开疆拓
期刊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地区6家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6家医院门诊及住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品种,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其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结果 2019—2021年该地区6家医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
期刊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是日本多发且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在长年与山地灾害抗争的过程中,日本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防治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基于日本山地灾害领域中的统计数据、科研文献及其成果,综述了近年日本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国的山地灾害研究及其治理有所启示。
期刊
<正> 一、中国小说的混类现象我在编《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时发现,有一些作品,说小清它们是神怪小说还是历史小说。例如,鲁迅先生把《三宝太监西洋记》放在“明之神魔小说类”,而孙楷第先生却将这部小说置于“明清讲史部”里。有一部《锋剑春秋》,约成书于嘉庆初期,作者未详。孙楷第据四和堂本序,说“四和氏盖即作者”;周少南据丹桂堂本首有
期刊
发展商业保险对于为人们提供的更完善的风险保障、减轻社保支出压力、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这种重视社会关系的“人情社会”探讨影响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的社会互动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互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互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保具有促进作用。社
学位
依托金川水电站泄洪洞工程,引入微震监测技术实时在线监测围岩变形破坏,研究泄洪洞围岩微震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横纵波能量比ES/EP对金川水电站泄洪洞围岩破裂机制进行研究,将分形-岩石力学理论引入微震监测领域,分析微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释放能量的分形维数演化规律。通过对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现场勘察和常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分形维数与围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大变形之间的关系:在变形发生前岩体的微震能量
期刊
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风险态度、金融知识对中国居民家庭商业保险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越偏好风险的居民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性越大、保费支出越多;风险态度一方面直接影响居民家庭的商业保险消费,另一方面通过金融知识间接影响居民家庭商业保险消费,但前者发挥主导作用。缓解内生性问题与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仍然显著。异质性研究表明,风险态度对城镇的影响显著高于农村
期刊
近年来,中国商业保险市场迅速发展,家庭通过商业保险来获得自身资产保值、健康保障的意识逐渐觉醒,但是实际参与上我国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依旧偏低,相关学者从家庭人口结构、社会互动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随着近年来金融素养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有学者开始从金融素养的视角来研究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情况,不过学者对于金融素养影响商业保险参与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研究,试从
学位
研究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罗汉果提取物50%苷V的甜味特点曲线。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确定复配甜味剂替代30%白砂糖的最优比例,即罗汉果提取物50%苷V添加量0.07%、赤藓糖醇添加量14.00%、甜菊糖苷添加量0.03%。将其应用于红烧调味酱中,结果发现该复配甜味剂可降低40%的白砂糖添加量。该最佳复配甜味剂替代红烧调味酱中40%的蔗糖时,可在“低糖”的同时,使其制得的红烧调味酱口
期刊
为了了解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在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条件和勘查效果,以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计算了多种水文地电模型、多种电磁系统装置的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通过分析吊舱式直升机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在不同水文地电模型的电磁响应特征和衰减规律,分析了这2套系统在不同水文地电模型条件下的探测深度,即在盐渍化地区,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最大勘探深度为60 m,在非盐渍化地区最大勘探深度为130 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