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移交(Build- Transfer)模式有利于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解决了当地政府的巨大财政压力,同时也为民间资本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从长期来看,合理的控制地方政府融资风险情况下,BT模式对于地方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风险越来越大。而一旦其风险爆发,结果将导致政府信用的缺失,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风险管理以及BT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对工程项目BT模式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BT模式建设的现状以及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T项目(以下简称为WHGJ项目)的现状,提出实施工程项目BT模式风险分析的意义。而后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比较不同的BT模式的特点。然后具体的到WHGJ项目的风险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识别WHGJ项目的风险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分析出各风险因素的关系,继而提出应对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最后总结风险管理还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建议。通过上述研究的应用,可以设计出WHGJ项目风险管理方案,为WHGJ项目在风险控制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为其他的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