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芽期和苗期抗旱相关QTL的分析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对小麦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干旱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因此,小麦抗旱性研究和抗旱育种始终是作物遗传育种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抗旱性的QTL进行遗传作图,可以为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为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抗旱品种旱选10号和高产品种鲁麦14杂交获得的小麦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应用区间作图法,对芽期和苗期抗旱相关QTL进行分析.并以小麦抗旱育种实践中的57份材料组成的验证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与QTL紧密连锁的标记对验证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对其抗旱表型和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了包含395个标记位点,覆盖小麦染色体组3904cM的遗传连锁图谱,平均每条染色体连锁图长185.9cM,两个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9.9cM.小麦B染色体组的SSR和AFLP标记多态性最高,D染色体组的多态性最低.在各染色体部分同源群中,第二同源群的多态性最高,第四同源群的多态性最低.2.检测到3个控制芽期水分胁迫发芽势的QTL,分别位于4B、6B和7B染色体上,对表型的变异解释率依次为19.2%、17.1%和15.5%,其中位于6B和7B染色体上的QTL的抗性效应来自抗旱亲本旱选10号.在染色体5A和7B上检测到3个与水分胁迫发芽率有关的QTL,其中位于5A染色体上的2个QTL的位点效应均来自旱选10号,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6.2%和15.6%,位于7B染色体上的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15.7%,该位点的效应来自鲁麦14.3.检测到4个控制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的QTL,贡献率最大的QTL在染色体3B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0.7%.位于1A、1B染色体上的2个QTL,其抗性效应来自抗旱亲本旱选10号,位于3B、7B染色体上的2个QTL位点的效应来自鲁麦1 4.4.筛选从DH作图群体中检测到的抗旱相关QTL,利用7个与QTL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小于5.0cM)的分子标记,检测相应QTL在验证群体水平上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分别与侧翼标记WMC269.3和CWM467连锁的2个控制水分胁迫发芽势的QTL,在验证群体水平上检测不到;与标记Xgwm304连锁的1个控制水分胁迫发芽率的QTL,以及位于标记Xgwm153和Xgwm268之间的1个与反复干旱存活率相关的QTL,在验证群体水平上能检测到.这些在验证群体水平上也能检测到的抗旱相关QTL的染色体区段在标记辅助选择、QTL精细作图以及QTL图位克隆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甘蔗(Saccharum spp.)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蔗糖占我国食糖总产的92%。由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 S.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sugarcane smut),
(三) 结构美好的通讯,总是有个好的结构。通讯作者在一定的写作或报道意图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按照表现主题和反映人物的需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布局、剪裁、衔
高校是实施"青马工程"的主要阵地,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马工程"已经实施十年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结合少数民族特有的区域民族文
稀土农用是我国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稀土农用的效果忆已被许多试验结果所证实,但其对农作物增产与提高品质的作用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细胞的分裂与伸长是高等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内源激素对细胞分裂与伸长这两个过程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作用于植物,可以把植物生长控制在有利的方向上;稀土元素也可调节植物的生长过程。 本试验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通过水培方法并
<正>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马列教研室,2010年成为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建学院,是广西首批重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因此抗黄萎病机制研究是棉花种质创新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前人已报导LOX和AOS参与了植物的抗病反应,本研究以课题组构建的黄萎病菌胁迫下海岛棉Pima 90-53根组织全长c DNA文库为基础,筛选得到11个LOX和AOS的EST序列。通过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其对应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b9-LOX、Gb1
东巴凤各族人民自下而上顺着红水河两岸散开定居,形成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壮乡水文化.东巴凤的山水养人、风俗化人,既享有“长寿金三角”之美誉,又有七夕祭水节
Objectives This randomized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diltiazem versus intravenous cedilanid-D (deslanoside) for ventr
高职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课程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该课程具有学习时间长,学习地点分散,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企业配合不
在东巴凤,民间有一种用竹片篾条编织成正方体或圆锥体、有耳有盖的用于日常生活的竹具,壮语谐音“恩重”.“恩重”在“补粮”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恩重”成为长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