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tia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87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2010年北京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为例,集中探讨小说《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的问题。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红楼梦》光辉的经典品格和多重视觉元素相交融的特点使文本拥有了巨大的影视改编潜质,因此在其问世后的二百年间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改编。改编样式繁多、传播广泛。而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在消费语境下《红楼梦》影视改编呈现出了同以往不同的特点。正文部分:第一章中从小说《红楼梦》的文本出发,分析《红楼梦》影视改编的优势和障碍。本章首先谈《红楼梦》小说改编影视剧的优势,这个优势分成两部分谈,一是小说内在的经典品格,二是小说中包括声、画、形在内的多重视觉元素相交融的特质,而第二节,集中分析了小说《红楼梦》影视改编的难点和障碍所在,阐释了对新版电视剧的拍摄要求和建议,以期在经典重拍中能扬长避短。第二章从人物塑造、音乐、服饰和剧情四个大方面对87版连续剧《红楼梦》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新版《红楼梦》)做出对比,找出两个版本电视剧各自的成就和不足。第三章则侧重于分析消费时代经典重拍热潮留给人的反思,以期发现重拍现象折射出的美学问题和时代症候,这也是第二章“现象分析”之后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谈经典重拍要尊重电视剧的客观规律的问题,这一节中探讨了两个小问题,一是经典重拍中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技术的使用不能损害影视剧的艺术性,二是以新版电视剧的旁白为例探讨图文的合理转换。第二节主要谈在经典改编过程中要尊重和仰视经典的问题,改编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三个统一”,即现代意识和原著精神的统一、商业诉求和艺术价值的统一、美学品格和受众期待的统一,只有坚持住这三个“统一”,才能在新的时代拍摄出能够真正弘扬经典品格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题材好作品。结语: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经典的影视重拍已经不再是为了理想为了艺术的单纯的创作行为,拍摄的动机已经转化成为了经典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是一次完整的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活动,追求利润已成为了重拍的最高目的。而在新的时代,面对经典我们更应该祛除浮躁和功利,满怀谦恭和敬畏,从而正确地弘扬经典的品格,传递经典的学养,把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一代一代地做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健康、生活质量、疾病护理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依托于高新领域电子技术的各种治疗和监护手段越来越先进,也使得医
<正>围绕体育网络建设与发展、人才选拔与培育等方面展开深度研究,是具有新闻传播学科和体育学学科延伸的高等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体育网络研究已经初露端倪,但还远
<正>高考招生录取体制改革、考试内容改革和多元选拔体系将给大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选择多元评价的人才选拔模式。高校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目前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发展阶段,“招工难”、“民工荒”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预测中国正在经历“刘易斯转折点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本文通过介绍彼特拉克的生平及文学生涯,进
作战环境仿真是大型军事装备系统仿真试验床的一项基础关键技术。作战环境仿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作战环境的表达方法问题,即如何用数据来表达一个变化的实战环境。提出了一
近现代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受到史无前例的考验,在外来因素侵袭下,本民族如何生存与发展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中国前进的方向。艺术的洞察力对社会发展起到前瞻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并呈加速发展的状态。努力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
③均拥有不同功能的墨控软件,但是在控制能力、操作方法以及流程理念上有较大的区别。墨控软件是硬件设备实现精确墨控的中枢系统,墨控系统在印刷过程中的精确程度一方面取决于
期刊
我国养老基金采机构集合型投资,在受托机构及投资管理机构的审慎投资人规则及责任缺失的前提下,受益人及地方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的承担,为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规制提供了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