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八世纪初,朝鲜时代的士大夫们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客观地肯定了清朝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这种朝鲜时代“社会总体想象”的影响,朝鲜燕行使臣在燕行中,把在清朝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以日记体裁留下记录,形成了《燕行录》。其中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对象,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就行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世纪初,朝鲜时代的士大夫们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客观地肯定了清朝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这种朝鲜时代“社会总体想象”的影响,朝鲜燕行使臣在燕行中,把在清朝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以日记体裁留下记录,形成了《燕行录》。其中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对象,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就行梳理,目前国内外对金昌业以及《老稼斋燕行日记》的研究倾向于金昌业与清代文人交流等方面。对其音乐表演的认知以及中朝音乐文化发展与影响的研究还未做出深入全面的分析。第二章为金昌业对中国器乐的认知基础。本章节主要阐述中国器乐传入朝鲜的历史背景进行简单分析,以表达金昌业时期的朝鲜的音乐文化大背景;金昌业艺术素养的形成,对金昌业的成长背景和他的文学绘画素养,以及他对中国的向往;金昌业在燕行的过程中对于器乐表演的见闻,其中包括民间音乐中的器乐表演和宫廷音乐中的器乐表演以及西洋音乐中的器乐表演。第三章为金昌业对中国器乐表演的认知风格。本章节主要阐述了《老稼斋燕行日记》中金昌业对于清代民间器乐表演与同一时期朝鲜朝乐器认知进行比较;清朝宫廷音乐与朝鲜宫廷音乐之比较;金昌业第一次见到清朝的西方天主堂中的西方乐器——自鸣钟和管风琴。从中总结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中所体现器乐表演价值,并对金昌业关于清朝时期未闻的西方乐器认知进行研究。第四章为金昌业的中国器乐认知对朝鲜音乐表演观形成的影响。金昌业博大包容的交往理念以及对中国器乐的认知形成为后继者开启了门径,使其他朝鲜北学派文士无不受金氏思想之沾染,也为洪大容为首的实学思想和朴趾源为首的北学思想等成为后世这音乐表演观形成的基础。第五章为结论。
其他文献
上海市J区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和上海市绿色指标区本化实践要求,试图构建小学生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创新以激发学生活力为目的的教育支持系统,本研究即为笔者参与上述研究的成果。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为学生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全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关注小学生活力的发展,既是对接国家核心素养教育的框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山东省,它孕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小学德育工作又是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重视小学德育的教学,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对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基于以上依据选择了此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是把山东地区丰富的正面历
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政策随着现实利益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政治支持、文化交流和各方面援助等重要手段拉近与印度的关系。从杜鲁门至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政府对印度的态度由漠视逐渐转向重视。尼克松执政之后,设想重新推行全球均势政策。随着中美关系逐渐缓和,尼克松政府的全球均势设想逐步在南亚延伸。1971年南亚危机爆发之初,尼克松政府持中立的态度,但随着印巴冲突加剧,尼克松政府开始介入南亚事务,并在
“大跃进”时期的政治宣传画,通过简单、直观的绘画内容和表达形式逐步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宣传画的创作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审美观及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文艺发展的政治化趋势在宣传画创作当中逐渐显现。政治宣传画的创作模式及发展理论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定型。“大跃进”时期政治宣传画题材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方针政策宣传、农业“大跃进”、工业生产“大跃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以及
就业质量,关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为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愈发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性参与和社会性参与行为,并为其提供多种活动机会,学生也依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活动参与。然而,两种参与类型对于就业质量提升孰轻孰重仍是未知,不同专业类型和就业方向的学生在两种参与类型中该如何侧重也尚未可知。因此,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性参与、社会性参与和就业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构建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发布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成为了近十年解决学前教育积压已久的“入园难”“入园贵”“入园差”等问题的主要方案。其中,大力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成为普及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主要举措。虽然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建设,我国在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规范优质发展过程中
参与式教学作为落实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之一,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就需要倡导将“参与式教学”应用到地理教学中。然而,参与式地理教学方式的运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的参与式地理教学案例来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未能完全
2015年7月4日由湖南省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省海龙囤遗址、湖北省唐崖土司遗址组成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在此之前,为了更加全面展示老司城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老司城的文化魅力。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老司城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多,种类丰富,除了出土大量的陶瓷器、砖雕外,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瓦当和滴水。本文以老司城遗址出土的瓦当和滴水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校徽、校名、标准字体、标准色等为核心内容的基本元素体系,以及办公用品、包装用品、导视用品和纪念用品等为核心内容的应用设计体系。对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创新设计,要基于时代需求和办学特色,寓创新理念和创新设计于一体,将高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优势特色等抽象因素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进行创新展示,使这些抽象因素转化为易于识别和记忆的系统化符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