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饮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茯苓饮加减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姚民武主任医师在继承发展中医学脾胃湿热理论所应用于临床的经验方。本研究旨在探讨茯苓饮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提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取单盲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收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随机选择原则,将入组的168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84例,每组脱落病例14例,总脱落病例数为28例。纳入研究结果数据分析病例共140例,每组7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茯苓饮加减中药煎剂,研究观察总疗程7天。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治疗前、治疗后采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评分量化分级表进行两组疗效评定,研究录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进行两组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差值为12.24± 1.59;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差值为11.06±1.8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进行两组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判定,治疗组70例患者疗效中,痊愈12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恶化0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27例,有效27例,无效0例,恶化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43%,两组通过临床疗效分级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茯苓饮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与单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相比较体现出更有优势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茯苓饮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肯定,用药安全,经济成本较低,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一个可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新时期网络教育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影响全面介入,对未成年犯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未成年犯教育矫正工作受到新的挑战,教育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有待突破和改进。网络信息化
分层制造(LM)技术是快速成型(RP)、快速模具(RT)和功能终端产品(RM)的基础。以激光和粉末烧结技术为基础的分层制造技术(例如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覆(SLS/SLM)等)在分层制造技术
肿瘤转移是影响下咽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转移依赖于新生淋巴管生成(Iymphangiogenesis)和血管生成(angiogenesis)。VEGF-C是VEGF家族主要成员之一,能结合并激活VE
在创意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建立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23个大中城市的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中西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前提下,现代打击乐作品在乐器的使用上也应更加开放。由青年作曲家万方创作的打击乐重奏作品《绽放》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代表
在阅读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或文学史时,总会接触到与五四有关的各种概念,进而会讨论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运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PS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抗生物素蛋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控制力不足,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流于表面,账实不符,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重要意义的就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性,迫切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优化,促使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进一步保障组织内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HN银保监局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管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中,Bcl-2最引人注目,研究发现,Bcl-2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Bag-1是另一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陶瓷企业既拥有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又面临市场激烈竞争的巨大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