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中职毕业生就业或升学选择呈现多样性特点,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教学目的均为培养学生成为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人才。笔者通过对广东地区聘用中职毕业生的多家服装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在现已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学做不对接现象,集中反映在学生在应对技术突发问题时欠缺独立处理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自身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这种对人才扩大化的需求使优秀技能型人才备受瞩目。优质技术人才为企业注入活力、带动技术发展、创收高额利润、推动企业进步,因此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是带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需具备:扎实专业基础、过硬动手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独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这些能力核心来自于技术经验;经验积累有赖于长期扎根一线的技术磨练,表现为持久、重复、高强度的动手能力。技术人才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营运成本、产品质量、利润盈亏,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命脉,不容小觑。中职教学为了更好的使毕业生技能水平达至企业用工要求、保证就业率,各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保证其技能水平与行业标准相一致。全国现正推行的中高职直升衔接考试考核重点也放在考查学生真实的动手能力。解决好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使中职毕业生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教学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引进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不断提高生产率、强化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中职教学现状析入手找到真正影响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的教学核心问题之所在,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找到解决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的根本原因并给出合理化整改意见。根据对以上内容的调查、分析、研究,全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即:(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展望;(2)中职教学现状析。从中职教学含义、政策导向、动手能力落实情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及后果;(3)给出具体整改措施;(4)结论。本文创新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搭建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完善教学制度与考核机制,评价体系采用教师、学生(在校生、毕业生)、企业三方教学评议形式;强调专业建设要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结合,走技术创意的合作之路。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仅对中职教学之技能实践课程课堂教学的教法给出一定分析,希望能为实践教学带来一定教学策略及改进成效。以上分析仅为此课题的初级阶段,仍需进一步跟踪与完善,我一定在今后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与补充,已使论文更为合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