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D4+T细胞有众多亚型,其中CD4+CD25+T regs由于其特殊的作用而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这种细胞能够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抑制其正常的免疫功能,使得宿主的免疫系统出现漏洞。在CD4+CD25+Tregs的作用之下,肿瘤细胞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获得较好的增殖环境。在CD4+CD25+Tregs中,转录因子Foxp3是其维持自身发育和保证功能实施的重要部分,是其特异分子标记物。CCL17、CCL22都是趋化因子中的一种,其受体部分相同,即CCR4,CCL17、CCL22与其受体CCR4结合后不但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在受体内部转移,更能够为其增殖过程提供良好的辅助条件,增强了肿瘤细胞的攻击性。本文就CD4+CD25+T regs与Foxp3以及CCL17、CCL22在HNSCC发病的分子机制中的关系做一探讨。方法1、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2014.01-2015.12初治或治疗后(放化疗、手术)复发的头颈部鳞癌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1)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男39例,女1例,年龄在41-79岁。下咽鳞癌15例,喉鳞癌25例。对这些患者按照AJCC2010pTNM进行分期统计,早期喉癌共有20例,包括Ⅰ期和Ⅱ期;中晚期喉癌也为20例,包括Ⅲ期和Ⅳ期。同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均取外周血2ml进行进行化验,其CD4+CD25+/CD4+和CD4+CD25+Fxop3+/CD4+的比值在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之后算得结果,并使用SPSS 23.0对结果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方式进行详细分析。2、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01-2015.12入住的HNSCC手术患者20例,均为初发或治疗后(放化疗、手术)复发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9-75岁之间,其中喉鳞癌12例,下咽癌8例,根据AJCC 2010 pTNM分期,均为Ⅲ、Ⅳ期。取术后大体标本的部分肿瘤原发灶作为试验组(试验组2),取距肿瘤原发灶1-3cm的部分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2)。利用免疫荧光检测CD4+/Foxp3 及 CD25+/Foxp3,利用 ELISA 检测 CCL17、CCL22。利用 SPSS23.0 进行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分别检测两组之间CD4+、CD25+以及CCL17、CCL22的差异性,并使用pearson进行分析,得出CD4+、CD25+和CCL17、CCL22之间的相关性数据。结果1、CD4+CD25+T regs在试验组1中均呈现高表达率,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中晚期与早期比较差异显著(P=0.032);在CD4+CD25+T regs阳性表达的单个细胞中,Foxp3+阳性率较高,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显著(P=0.000),而中晚期与早期头颈肿瘤的呈现阳性的比例不同,根据统计的结果,具有一定意义(P = 0.039);CD4+CD25+Tregs和Foxp3之间联系密切,呈显著正相关(r = 0.05)。2、免疫组化试验中,试验组2中CD4+/Foxp3及CD25+/Foxp3均有高表达,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 vs P=0.025);3、ELISA试验中,试验组2中CCL17、CCL22高表达明显,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vs P=0.000);4、CD25+与 CCL17、CCL22 有一定的正相关(r=0.595、0.720)。结论CD4+CD25+T regs与Foxp3在头颈部鳞癌外周血中高表达,通过对头颈鳞癌患者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了头颈鳞癌的进展。CD4+CD25+T regs与CCL17、CCL22在头颈鳞癌发病的免疫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 HNSCC的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