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 20 年来,金融自由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金融自由化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在世界各国兴起金融自由化运动的同时,中国于 80 年代初也开始了金融市场化的实践。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背负了巨额的不良资产,显示出其高度的脆弱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历程,找出导致其脆弱性的根源,并提出消除其脆弱性的主要途径。 本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在这一部分中,指出近 20 年来全球范围的金融自由化运动、频繁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及国内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巨额不良债权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深入改革是本文写作的国际国内背景。 第二章是金融脆弱性理论述评。在这一部分中介绍了关于论述金融脆弱性问题的重要理论,它们是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推理、金融脆弱性问题的信息经济学解释以及股市、汇市的过度波动性及其价格联动性所带来的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 第三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溯源。在这一部分首先是介绍了中国银行制度的历史变革,指出中国银行制度经历了 1948 年-1978 年的“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1979 年-1984 年的银行体系结构变革;1985 年-1991 年的金融整顿及 1992 年至今的金融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定和深入发展等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中国 20 多年来经济转轨所付出的制度变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单一国有所带来的经营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及长期以来中国法制精神与信用文化的缺失等几个方面。 第四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消除。在这一部分中,本文认为中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