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碱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多药耐药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痰邪致病”与肺癌多药耐药相关性的中医理论。2.探讨肺癌中医证候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3.探讨浙贝母碱逆转A549/DDP肺癌细胞株耐药的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1.梳理中医学关于肺癌的古今文献资料,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痰邪致病”与肺癌耐药特点进行类比。2.回顾性分析282例肺癌患者中医证候类型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作为本论文的临床工作基础研究。3.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基础,展开实验研究,以A549/DDP耐药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川芎嗪做对照药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倍数、浙贝母碱的最佳逆转耐药浓度及逆转耐药倍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L-RP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ERCC1-mRNA表达。结果:1.通过文献整理及“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提出“痰邪是肺癌多药耐药的重要病因,化痰散结法是治疗肺癌多药耐药的基本治法”的假说。2.临床研究显示:正气亏虚证型组较气虚痰湿型组、气血瘀滞型组和阴虚热毒型组肺癌对化疗有效率高(64.1%),治疗期间患者更少的出现疾病进展(19.6%)。正气亏虚型与气虚痰湿型两组相比,气虚痰湿型肺癌化疗有效率低,更多的患者出现进展。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单纯正气亏虚证型组优于其他各组。3.实验研究显示:A549/DDP耐药倍数为13.08倍,细胞高度耐药。空白对照组、DDP组、川芎嗪实验组、浙贝母碱实验组各组随DDP浓度的增加,药物对A549/DDP细胞的抑制率不断增加。川芎嗪实验组逆转倍数3.62,浙贝母碱实验组逆转倍数3.73。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发生率各组分别为2.56±0.44、13.5±1.42、33.82±4.56、38.16±2.25,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D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荧光测定的结果显示,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和DDP组的L-RP表达明显降低(p <0.05)。各组ERCC1mRNA表达分别为0.62±0.04、0.56±0.03、0.36±0.07、0.32±0.08,川芎嗪实验组和浙贝母碱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DDP组比较显著降低了ERCC1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本论文理论研究部分提出假说,通过文献整理及“取象比类”为假说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研究的内容丰富了中医学对肺癌多药耐药的认识。2.临床研究提示正气亏虚型是晚期肺癌中预后较好的分型,气虚痰湿型、气血瘀滞型和阴虚热毒型是晚期肺癌中预后较差的分型,推测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遵从先出现正气亏虚,而后合并出现痰阻、瘀血、热毒致虚实夹杂,最后出现邪盛正衰的病机演变规律,而合并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实邪时化疗有效率降低、生存期缩短、疾病进展迅速可能与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有关。这为假说提供了临床方面的证据支持。3.实验研究提示浙贝母碱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其机理与促进细胞凋亡、下调L-RP蛋白表达、抑制ERCC1mRNA表达,从而降低DNA的修复能力有关。这为假说提供了实验方面的证据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消癥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目的:比较首次诊断为双眼近视及PRA低于正常值的青少年患者戴镜前后PRA的变化,观察戴镜对眼PRA的影响。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状态的检及PRA测量,配戴全矫眼镜1个
产品设计就是紧紧围绕满足"人"的需求而开展的,当物质需求得以保证了人们的生存,人们进而就要追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文关怀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
根据服饰图案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服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教学手段的多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于是小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与之而来的小企业财务问题就给代理记账业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壤。本文从代理记账的优
<正>师德建设是个老话题了。我查了查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1997年颁 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此 共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依法执 教”、“爱岗敬业”、“热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顺应历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传统教育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升华与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找准着眼点和明确工作思路,通
背景和目的:据报道,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在50岁组人群中有25%的人患有颈椎病,60岁组人群中颈椎病的发病率可升至50%。现有分型颈椎病分成六
目的:1、探讨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2、对3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情欲顺势心理治疗。方法:1、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筛选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通过调查量
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过度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