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表象是音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音乐赖以在脑海中活动的形态,也是音乐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音乐表象属于听觉表象的一种,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将音乐表象命名为Audiation,在音乐学中,音乐表象中的音乐记忆表象也被称为内心听觉。本研究以音乐表象的形成为切入点,将音乐表象中的两个部分,即音乐记忆表象和音乐想象表象的形成过程为研究中心,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的界定和研究角度,在戈登《高级音乐表象测量》题目的启发中获得研究材料和研究手段,采用变奏曲为主要教学材料,遵循“记忆表象形成——表象运动——表象深化——表象分化——想象表象形成”的完整逻辑过程,进行质的教学行动研究。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的办法,依照《高级音乐表象测量》所要求的条件,选择两名在性别、年龄、教育环境、自身音乐学习条件有所差异的同学参与到教学行动过程中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音乐能力倾向,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访谈进一步获得影响学生音乐表象形成的心理因素以及表象形成的状态等等方式收集不同信息,并予以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并由此来表明,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弹奏和歌唱的行为和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音乐的思想和意境,形成真正的乐感,让音乐学习进入思维层面。音乐表象的形成过程从认知阶段的理论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记忆、思维和想象这三个阶段,它涵盖了从音乐记忆表象(即内心听觉)向音乐想象表象形成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在戈登的音乐学习顺序理论中,也可以解释为音乐的“同化、模仿和融合推衍”三个阶段。本研究通过对两名学生的音乐表象形成过程的行动研究,运用归因法,归纳出适合音乐表象形成的教学步骤和相应选择的教学材料,做出分析,指出了影响音乐表象形成和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