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背飞虱—尖钩宽黾蝽的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稻区的重大害虫,为了探明白背飞虱灾变的行为生态机制及自然调控机理,本文就水稻-白背飞虱-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 horvathi Lundblad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以不同水稻品种为食的白背飞虱在生长发育、存活以及繁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白背飞虱的若虫期和产卵前期在株两优02上较长,在其它3个品种上较短;成虫寿命在嘉育164上较长;嘉育164上的白背飞虱若虫存活率为77%,比其它3种上的较高。白背飞虱的卵粒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异,湘早籼31上的卵粒较大,为0.0422mm~3;株两优02上的较小,仅为0.0354mm~3。 2.各品种上的白背飞虱的数学形态特征,除后翅面积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一定的差异。以高感性品种湘早籼31为食的白背飞虱的触角间距离、头到前唇基的距离以及头到喙的距离较其它三个水稻品种上的长;而中感性品种威优402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的距长度和前翅面积较其余的大;中抗性水稻品种株两优02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的数学形态特征指标一般都较其余的短,这说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数学形态特征的影响与其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3.利用Motic摄像系统对白背飞虱的图像进行测量,对4个水稻品种上的白背飞虱的1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7个数学形态指标的前三个主分量中,前2个主分量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1.36%,起关键作用的是后足胫节长度、后足距的长度、头到喙的距离以及整个前足长度。这些更进一步说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影响,因此,在防治白背飞虱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抗性品种的种植,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4.以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白背飞虱若虫或成虫为食的尖钩宽黾蝽在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尖钩宽黾蝽的卵期和若虫期在株两优02上较长,在其它3个品种上较短;尖钩宽黾蝽的卵期和1-3龄期的存活率以威优402上的最低,而株两优02上的尖钩宽黾蝽在4、5龄期的存活率较其它三种低。而且,以株两优02上的白背飞虱若虫或成虫为食的尖钩宽黾蝽仅24.8%左右的卵能发育为成虫。抗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钩宽龟蜷也有抑制作用,这说明水稻品种间接地通过白背飞虱来影响尖钩宽龟蜷的种群动态。 因此,培育抗性品种与利用天敌作为控制害虫的两大重要措施,发挥两者对害虫的协同控制作用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在对害虫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亦可能对天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培育抗性品种时必须同时考虑品种对天敌的影响。应该培育既对害虫具抗性又对天敌有利或无不良影响的抗性品种。那些既能对白背飞虱产生抑制作用,又能同时增强尖钩宽龟蜷的作用的品种,对于减轻白背飞虱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都有好处。
其他文献
样本书库的设置与开放(摘编)谭月生(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山东252059)在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有一部分图书馆设置了样本书库。样本书库的产生是缘于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完整
该文利用诊断剂量法对河北省安次县和山东省夏津县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棉花地区的棉铃虫进行了cry1Ac抗性个体的检测,并不利用此法对室内筛选的Bt抗性棉铃虫种群进行了抗性遗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团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期刊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小麦叶部真菌性病害,是世界上小麦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期刊
番茄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是一类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由于其可经土壤传播并在维管束中危害寄主,防治起来十分困难。植物内生细菌作为病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