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番茄青枯病内生细菌的定殖与控病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eed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是一类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由于其可经土壤传播并在维管束中危害寄主,防治起来十分困难。植物内生细菌作为病害的生防菌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从番茄内生细菌中寻找青枯菌的生防菌,并进一步明确了其定殖情况及控病作用。 1.采用表面消毒研磨分离的方法,从健康番茄“合作903”品种根系内获得细菌分离物239个。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18个菌株在PS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01-05的生长,这18个菌株中仅7株可在NA平板上表现对Bs01-05的拮抗。各菌株在平板上形成的抑菌带宽和透明度存在差异。01-144、01-182、01-188、01-191-1、01-191-2在两种平板上均能形成宽而透明的抑菌带。 2.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18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控病试验。最终有2株(01-144、01-182)能够表现较好的控病效果,两次重复试验二者防效(25d)均在40%~50%。 3.对01-144菌株成功进行了抗药性标记。通过逐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法,获得其抗链霉素200μg·mL-1和利福平100μg·mL-1的自发突变株,记为01-144K。01-144K在NA及PSA上连续转代20次,仍具稳定的抗药性状,且其在平板及盆栽条件下仍具对Bs01-05的拮抗性状,可以作为01-144的标记菌株进行定殖研究。 4.在01-144K的定殖试验中,所用番茄品种、土壤和番茄育苗管理方式均与盆栽控病测试中保持一致。01-144K的浸种浓度约为2×109cfu·mL-1,灌根浓度约为6×108cfu·mL-1。结果表明: ①01-144K菌液浸种或灌根处理番茄,均可使其定殖于根表、根内、茎内、子叶及真叶组织内,并在一定时间内其可维持相当数量。因此,01-144具有良好的宿主体内定殖与转导能力。验证了其内生性。 ②菌液浸种、直接灌菌或伤根灌菌三种方式处理番茄后,01-144K在根、茎内均有一个“由升到降”的数量变动趋势。从数量上看,根内>茎内,而茎下部>茎上部;从数量变动幅度上看,根内<茎内,茎下部<茎上部。因而,01-144k在番茄根内具较强而稳定的定殖能力,茎下部次之,茎上部最差。伤根灌菌与直 — —————s③——2&——————接灌菌处理的试验结果显示,伤根仅能在灌菌后初期使 of刁“在各组织中的数量高于未伤根处理。因而,伤根灌菌不能作为增加植株体内桔抗菌数量的有效途径。 ③菌液浸种及后期(20d、30d)2次直接灌菌处理表明,每次灌菌后均可明显增加 0if44“在根、茎下部及茎上部组织内的定殖数量。适时灌菌可作为补充植株体内桔抗菌数量的途径。 5.of-144菌株不同施用方式盆栽控病比较试验表明,仅菌液(约ZX10’Cfu·mL‘)浸种处理不能表现控病效果;接病原前Q d)菌液(约6X10、u·mL-‘)灌根处理可起到明显的控病效果,防效可达 40%左右;首次灌菌及 10d后再次灌菌可明显提高控病效果,防效在60%左右。 6.按照细菌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0if44、0if82、0if88均为枯草芽抱秆菌(Bacillus subtilis)。
其他文献
建设优质高效的科研与管理信息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信息网建设的思路与经验梁桂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510620)刘毅(广东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广州510620)未来学大师托夫勒曾经在《第三次
样本书库的设置与开放(摘编)谭月生(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山东252059)在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有一部分图书馆设置了样本书库。样本书库的产生是缘于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完整
该文利用诊断剂量法对河北省安次县和山东省夏津县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棉花地区的棉铃虫进行了cry1Ac抗性个体的检测,并不利用此法对室内筛选的Bt抗性棉铃虫种群进行了抗性遗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团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期刊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小麦叶部真菌性病害,是世界上小麦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