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投资和内部现金流量之间的敏感关系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过对以往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已有的文献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约束指标、如何利用财务指标构建理论模型这些方面,而却忽略了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材料本身是否存在问题。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企业管理者风险偏好和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首次尝试将实验研究的方法引入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的研究领域。本文选择了合适的实验对象,设计了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在受控制的实验环境中将管理者风险偏好、外界融资约束和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这三个变量提取出来加以研究。同时,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上市公司档案数据研究结论和实验研究结论的异同点,对基于上市公司档案数据的研究方法在本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疑问点。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在管理者不同风险偏好类型下,其管理的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明显差异,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可能是影响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相同风险偏好类型的管理者,其管理的公司在不同的外界融资约束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具体说来是风险偏好型的管理者随着外界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而出现U型变化的规律;对于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的管理者来说,随着外界融资约束的下降而下降,但是风险中立型的管理者要比风险厌恶型的下降趋势缓和;基于上市公司档案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因为在样本数据选择、财务数据选择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不足而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实验研究方法因为基于真实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可以减少在以上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实验研究方法的尝试是成功的。本文从管理者风险偏好角度入手,来研究其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丰富了改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为企业投融资决策、公司治理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等提出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