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一维单负超材料的电磁传输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材料(Metamaterial)是指含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的复合介质,具有可控的(甚至为负值)有效介电常数和有效磁导率。它的特性主要起源于人工亚波长结构单元,而非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通过改变其亚波长结构单元,超材料可以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在正负区间的一定范围内的可调,因此,超材料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能够实现常规材料无法实现的功能。自从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左手超材料被人工实现以来,超材料一度成为了世界科学研究的焦点。迄今为止,人们对超材料的研究依然保持有高度的热情。   近年来,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为一正一负的单负超材料受到不少关注。单负材料分为负介电常数(Epsilon Negative,ENG)材料和负磁导率(Mu Negative,MNG)材料。单个的理想单负材料中只存在呈指数衰减的倏逝波,并不支持电磁波的传播,然而,在由两个不同的单负超材料层或多个不同的单负超材料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伴随有电磁局域现象的隧穿表面态就会发生。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系统研究了一维含单负超材料层状结构的电磁传输特性和隧穿态特性。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一个基于超材料反射相位的谐振腔模型,当模型的谐振条件得到满足时,伴随着局域效应的电磁隧穿现象就会产生;   (2)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振腔模型在ENG-MNG双层结构中的正确性,并在数值仿真和实验方面进行了验证;   (3)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振腔模型在ENG-MNG-ENG三明治结构中的正确性,并在数值仿真和实验方面进行了验证。另外,研究发现,控制ENG材料的厚度不变,ENG-MNG-ENG三明治结构的两个隧穿频率会随着中间MNG层的厚度的增大而逐渐靠拢,最后产生耦合;   (4)利用谐振腔模型研究了含单负超材料6层结构的电磁传输特性和隧穿态性质,结果显示,对于含单负超材料6层结构的任意一个界面,当电磁波频率满足谐振条件时,界面两端的倏逝波就在该界面处发生耦合共振,形成伴随有电磁局域现象的隧穿表面态,当谐振条件不满足时,则不会形成表面态。该结构的规律足以拓展到更多层的结构,谐振腔模型对多层结构的隧穿表面态性质的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
其他文献
1979年,Tajima和Dawson提出了激光尾场加速电子的概念。基于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激光尾波场可以获得高于传统加速器上千倍的加速度。这一理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
光波导的全光操控是实现全光通信的基础。近年来,有两种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线性光波导的全光操控与PT对称波导的全光操控。从介质的复折射率来看,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础上,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电子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集成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使电子信息技术最终走向物理极限。以光子代替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发展光子计算
小白兔飯团
期刊
近年来,利用飞秒激光在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半导体、电介质)表面诱导周期接近于激光波长的表面周期性结构(LIPSSs)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这种由飞秒激光在材料表面诱导的周期结
当前研究表明宇宙存在两个加速膨胀阶段。暴胀模型可以描绘宇宙早期的加速膨胀。暴胀模型可以解决大爆炸理论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还可以解释CMB各向异性的起源和大尺度结构
本文是研究介观系统中并联耦合双量子点模型的量子输运,而量子相干性是量子输运的基本物理机制,量子相干性对应于能量表象下约化密度矩阵的非对角元。  首先,根据有效粒子
由于光纤激光器在光通信、光学传感、非线性光学、工业和医药等方面的大量应用,人们对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传统的固体、气体激光器一样,光纤激光器也是由泵浦源、
具有Parity-Time(PT)对称性的光学系统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光学结构,其最初的概念来源于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可观测量算符都是厄密算符,且厄密算符的本征值都是实数.然而,Ben
石墨烯特殊的性质使得它在物理、材料科学和其他很多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广泛的兴趣。预期这种材料可能在各个领域发现它的应用价值。大规模生长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是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