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放学时间的提前,小学生放学后的接送安全问题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政府通过购买学校的服务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课后服务的方式来有效促进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孩子放学后的安全。沈阳市于2017年春季开始在全市开展小学课后服务,辽宁省教育厅于2019年2月发布《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对于做好课后服务提出了总体的要求,并坚持公开、自愿、公益普惠的原则来实行。并且对于服务的时间、对象、方式和内容作了具体的安排。研究者对沈阳市的四所小学开展了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发现沈阳市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是课后服务取得的成效,课后服务的有效开展总体上缓解了部分家长接送难的问题、为更多的小学生营造了安全健康和幸福的成长学习环境、课后服务的开展总体上也是获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课后服务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学生期待的活动与实际参与的活动不一致,学生期望多参加课外活动,而实际上以写作业、阅读为主;第二,部分家长对课后服务存在理解和认知偏差,很多家长把后服务当作是课堂的一个延伸;第三,教师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第四,课后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第五,家校担忧校园安全问题。本研究对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利益群体分别提出五点建议: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家长课后服务认识;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减负;政府学校家长共担,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学生顺利参与课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