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也日趋频繁,语言的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更加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支撑。孔子学院在斯里兰卡的开办,大大促进了汉语在斯里兰卡的传播。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是斯里兰卡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汉办派往凯拉尼亚孔子学院的中国公派教师陆陆续续已累计有十名教师,现在在任的有两名公派教师。由汉办派往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也已达十五名,现在在任的有六名志愿者教师。另外还有本土汉语教师六名,现在属于孔院的本土教师有三名。孔子学院成立初期汉语学员只有一百多人,截止2013年11月,孔子学院在本部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和斯里兰卡国防大学和重点中学等开设了十余个汉语教学点,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汉语教学,孔子学院与凯拉尼亚大学人文学院现代语言系合作培养汉语本科生,面向非汉语专业开展汉语证书课程,教学班次90余个,学员累计达3300余人。同时开展了40多名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工作,建立了汉语考点,组织各类各级别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生人数累计近300人。斯里兰卡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本篇论文立足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课堂,主要研究了听说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听说法的相关理论,包括听说法概念的产生、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听说法的一般教学过程和原则。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对斯里兰卡当地的学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的态度和学生的语言水平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这些理论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听说法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在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课堂中,通过调查发现,当地的汉语课堂是以综合课为主的,所以本论文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选取了综合课的案例。笔者从教学环节入手,分别讨论了听说法在复习旧知、生词讲练、课文学习和语法讲练各个环节中的优点与不足。最后用一个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对听说教学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这一教学法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