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酸—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碳纳米管(CNTs)和二维石墨烯(GS)是两类结构和功能优异的碳材料,是构筑各类碳基复合纳米材料和金属-碳纳米杂化材料的优良基元。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一类可以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调节组成和结构,性能优异的多金属氧簇化合物。由于碳纳米管较大的比表面积,管间范德华力相互作用,通常会在基质中产生大量的聚集体,可导致不均匀分散的现象,从而对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预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设计合成金属、POMs、CNTs与Gs自身或相互间精细地分散,并牢固结合的新型功能纳米材料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本论文通过纤维素辅助燃烧法合成了金属铁、铜和镍纳米粉末;以CVD法碳管在混酸条件下氧化制得的氧化碳管为主要原料,采用超声结合程序升温方法制备了金属-碳纳米管的复合物;运用酸氧化方法合成了碳纳米管担载多酸(POMs-CNTs)的复合材料。探究了分散剂对合成多酸-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影响;通过KMnO4原位氧化合成法制备了多酸-碳纳米管/石墨烯(POMs-CNTs/GS)多重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等技术手段,对自行研制的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该类复合材料进行循环伏安(CV)性能测试,深入研究并讨论了新型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纤维素辅助燃烧法合成了金属铁、铜和镍纳米粉末。在不同温度和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制备了纳米铁粉和铜粉。之后,选用不同原料调控合成了纳米镍粉末。对温度和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金属纳米材料合成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红外光谱和XRD图像表明,有部分粉末被氧化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利用金属铁、铜和镍为原料,将其与氧化碳管反应,合成金属-碳纳米管复合物;碳纳米管与多酸的反应,复合生成了多酸-碳纳米管复合物;设计合成了多酸-碳纳米管/石墨烯多重新型复合材料。对各类新材料进行了FT-IR、Raman、XRD、TG和SEM等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各类母体多酸的基本骨架结构完整,石墨烯片层的缺陷度比较少。论文工作中所选择的氧化工艺程度适中,碳材料的石墨化效果优良。多酸-碳纳米管新材料的热稳定性远好于母体多酸。金属、多酸分别与碳纳米管之间形成了比较强的化学键。3.多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用自行制备的碳糊电极为基底,采用滴加涂抹的方法,制得多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以及部分的修饰电极。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中显现出明显的多酸的氧化还原电化学特征。相比于母体多酸,复合材料显示出更好的电子传递速率和能力。我们预期该类复合材料在催化氧化研究领域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正>全国安南龟协作委员会在广东东莞成立由于产业内讧,安南龟养殖产业自去年以来,可谓是跌宕起伏,不少高位入门养殖的投资者财富严重缩水。产业种种乱象,令安南龟产业蒙上了
理雅各在对《论语》的译解中,将"仁"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且在与基督教文化的参照下强调了"仁"所包含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对于作为"仁之方"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绿色巴夫藻 (Pavlovaviridis)、湛江等鞭金藻 (Isochrysiszhanjian gensis)和球等鞭金藻 (Isochrysisgalbana 30 1 1 )等三种海洋饵料金藻 ,探讨了脱水
<正>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类财产的权利形态,与有形的动产、不动产所有权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而产生了在权利
本文发现这样一条倾向性明显的规律:否定式里,时量成分出现在动词的前边,肯定式里,时量成分出现在动词的后边。文章提出并运用“时量确定原则”对这条规律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正> 民事审判实践中,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事实不清,可以查清事实依法改判,也可以发回重审。程序上以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处理作为发回重审的标准,但这种标准不
<正>刀鲚,俗称刀鱼,与长江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多因素的影响,刀鲚资源急剧衰退,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上海在打击非法捕捞的同时,全面掌握了刀鲚
<正> 为了保护精神病人的性自治权,防止有人利用精神病人的心智缺陷来攫取性利益,各国刑法一般都将与精神病人发生性行为规定为一种严重的犯罪。本文试图对此类案件在理论和
本文梳理了湖南株洲市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株洲市现代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法规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
<正>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