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高考政策不断改革,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加入了改革的大潮中,而福建省高考也在2016年加入了全国卷的大军中。但是,大多福建考生却是第一次接触全国卷、接触七选五,切实面临较大挑战。通过调查,这是因为许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七选五讲评指导,学生也习惯了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致使他们在解“七选五”题型时每每存在许多波折。2017年是福建第二年使用全国卷,为了改变现状,钻研“七选五”得分要领和战术来改变这样的状况颇为重要。Bitzer(1971)提到:修辞钻研不妨采用囊括“历史、哲学、实证、批判、创造[文学]和教育”等方法(转引自刘亚猛,2004a:1-7),那也就是说,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作为修辞与语言学的结合也完全可以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RST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1987)美国学者W.C.Mann和汤普森在系统功能理论框架下的文本生成和分析理论。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跨语言研究和写作研究等领域(Taboada&Mann,2006a,b)。根据RST理论,文本中每句话并不是混乱放在一起的,它有自己的逻辑-语义关系,也就是修辞结构关系(Rhetorical Structure Relations)。中西方学者就RST理论在英语阅读实践中的应用和钻研已经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其结果表明RST理论对英语阅读有重要的作用,但将其应用到阅读某一具体方面进而试卷应答尤其是中国高考新题型“七选五”中去的研究却相对少,本文即探索将RST理论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一个新的领域的可能性,同时也为阅读理解的教学及相关测试指导指明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针对笔者实习所在中学高一两个班级在练习“七选五”时出现的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探寻学生在做题时易于忽视和常出现的问题,进而以RST理论中的主要几种修辞结构关系为指导,以对比教学实验获得的具体数据为参照,摸索在RST理论指导引导下,能有效提升学生“七选五”成绩的措施,并归纳出可实践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逻辑网络和篇章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本论文研究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教育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