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我们祖先经过长期积淀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生活场所,还涵盖了村庄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包括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等。特别是一些历史名村,具有较高的美学、文化和精神价值。近年来,国家为了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一些地区出现了“拆旧造新”的碎片化建设,盲目的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导致了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和乡土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因此,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鲁中地区明清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是章丘市杨官村,其选址布局与建筑特色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且村庄依山而建,院落层叠起伏,目前依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建筑风貌与村落格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乡土文化内涵,入选为山东省级传统村落。整座村庄布局灵活,当漫步在古朴平滑的板石路上,徜徉于层峦叠嶂的青山中,在绿水环绕的映衬下使人感到与天地融合。但是无序的建设活动使村庄的风貌遭受破坏,最终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古村落将难以维持下去。文章以杨官村的保护与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测绘调研,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对村庄资源进行分析,并编写传统文化保护名录。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及选题,结合村庄的特点、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村庄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其次,挖掘杨官村历史人文价值与地域特色,对杨官村的地貌特征、村落选址、村落格局、建筑形式和施工工艺与方法等进行分析,分析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着眼于杨官村未来的发展,提出村庄的保护与利用原则,探讨一种以村民为核心的建筑环境保护机制对杨官村提出保护和再利用设计,将古村落有价值的风貌与地域特色进行保留的同时,延续古村落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