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基因组中雌性育性关联标记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麦全基因组中寻找与目标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是件耗时费力的工作,为了提高其关联位点发现的效率,获得更多与小麦雌性育性表型密切关联的分子标记,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标记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结构评估,并运用TASSEL软件的MLM模型,检测小麦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21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D,F.(国内法育性)和I.F.(
其他文献
工业现场总线是随着工业自动化控制和分布式网络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系统,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作为工业现场总线的一种,因其良好的实时性、高可靠性和灵活的扩展性,在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和工业控制等恶劣的现场环境得到广泛的应用。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在市电缺失时为关键设备提供无间断的电
学位
微电源是MEMS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无线通讯系统、便携移动产品及物联网等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论文针对特定低频振动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MEMS振动源能量获取微电源系统。电磁式振动源能量获取微电源系统由拾振和能量转化两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拾振部分:对拾振部分的振动模型以及振动响应进行理论分析,指出设计拾振部分工作在共振状态下,并设计拾振部分的阻尼比
学位
北京市电力公司在保障首都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首都电网安全可靠供电重要保障的电力通信网,只有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通信运行管理系统才能提高通信运行水平、管理水平、优质服务水平,实现对通信全网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维护,最大限度的提高通信专业工作效率,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北京电力来说,通信运行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工程,无论在软件开发上、工程建设
学位
本文采用两步加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FePO_4/C及其复合材料,利用球磨技术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通过掺杂变价稀土元素Sm,Eu,Yb对材料进行改性,用TG-DTA对前驱体进行分析,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XRD、FE-SEM等方法分析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并用EDS分析了其元素组成;通过测定产物的充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放电性以及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动力学原因,研究产物的电化学性能。L
学位
长期以来,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性粮价上涨及金融危机形势下,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洞庭湖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的主产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不尽合理,使得该地区土壤生产力呈渐趋下降的趋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在粮食作物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方面,
学位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inn.)为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其营养价值丰富。同时有极耐旱、耐盐碱的特点,对于我国西北、西南和其他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开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主要分布于植物液泡膜上,负责Na+跨膜运输,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从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入手,通过分析基因的功能和
学位
本研究以水稻幼嫩叶片为材料,提取水稻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水稻几丁质酶基因chAB和ch24。分别将其克隆到载体pUC18-T上,并进行测序。chAB长为861bp,属于几丁质酶classⅢ;ch24长为972bp,属于几丁质酶classⅠ。将chAB和ch24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AB-32a和p24-32a。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p
学位
为了获得一种有效调节不育系花时的调控剂,以清水(CK)为对照,在抽穗杨花期不育系颖花开放前,对3个杂交水稻亲本组合“荣丰A和R245”、“中3A和中恢286”“荣丰A和R3”喷施(1.0mmol/L)MeJA(处理Ⅱ)、(1.0mmol/L)MeJA+(20mg/L)GA。(处理Ⅲ)、(1.0mmol/L)MeJA+(0.02mg/L)2.4-epiBR(处理Ⅳ)、(1.0mm0l/L)MeJA+
学位
以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2、金优299和杂交晚稻组合五丰优T025、天优122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床土培肥量、床土类型、育秧技术及插秧方法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量的不断增加,机插双季杂交稻秧苗苗高、假茎宽、叶龄、叶片SPAD值、百苗干重、根数以及苗体含氮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下降,秧苗素质降低;弱苗率上升,出苗率、成秧率下降;漏穴率降低,机插后大田发
学位
为了探讨不同杂交稻品种后期衰老叶片及根系生理指标变化差异,选用不同杂交稻品种在抽穗后,采用常规水分管理(CK)、限水(T)和限水增N(T+N)处理,研究后期叶片和根系生理响应。为水稻抗早衰品种的选用、及其后肥水管理提供依据。不同杂交稻品种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生理间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稻品种后期叶面积指数对T和T+N处理响应存在差异,但大都表现对T和T+N处理敏感。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