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表面裂缝形成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qi251305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与荷载有关的裂缝发生在路面的表面且向下扩展贯穿沥青混凝土面层。即通常所认为的Top-down Cracking,简称TDC,主要表现为轮迹带边缘的纵向裂缝。目前已成为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尽管有些表面裂缝初期对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但他们对磨耗层的耐久性和功能寿命有强烈的影响而且导致水和其他外来杂物渗入到路面结构中,且在车载和环境的影响下会增加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使裂缝以加速的速率扩展穿透AC面层。而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解释路面的这种损坏,传统的荷载是均匀分布的垂直表面荷载,在一定的轮胎压力下施加在一个点位,而忽略了轮胎的类型和车轮的摆动带来的影响。为了探讨沥青表面实际的受荷情况及进一步寻求表面裂缝的形成机理,本文选用非均布车轮荷载模型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数值分析。 本文首先考虑了轮胎花纹的特性,引入了非均布荷载作用图式,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沥青路面面层厚度、各结构层模量变化以及超载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考虑了不同的裂缝深度、裂缝位置和荷载位置在结构内的响应,分析了荷载型裂缝产生的机理。 接着本文引入了移动载荷的作用,采用三维动态有限元方法,通过时间和空间坐标来控制移动加载,裂缝尖端使用奇异单元,通过位移法求得应力强度因子,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无裂缝路面结构体及含裂缝路面结构的结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移动荷载对路面裂缝的影响。 然后本文通过编制子程序建立了中原地区沥青路面日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场,分别计算了周期性变温温度场和非周期变温温度场下产生温度应力。分析了路面的温度场对结构层的影响以及温度裂缝产生和扩展的原因。 最后把非均布车载和温度荷载耦合,计算最不利条件下无裂缝和有裂缝路面结构内的应力响应,探求在综合作用下裂缝开展的原因和规律。并为今后进一步的预防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08年8月1日,京津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京津间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城际列车公交化。紧紧依托京津两个直辖市的塘沽滨海新区,渤海湾内最大的港口,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一个潜在的经
目前国内在测量车轮各部位的磨损时,都采用人工游标卡尺的检测方法,人工检测存在种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随意性、效率低等,不能同时满足高效、精确、实时的测量要求。寻求新的
在现代复杂的通信环境中,将众多的混合信号分离,并获得所需要的信号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信号分离方法采用时频的分离技术,在没有源信号先验知识的前提下,频谱相互混迭的通信信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通信行业迅猛发展,传统通信技术已基本成熟,在科技进步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光纤通信成为新一代通讯技术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实现全光通信技术需
本文从成都市现状的当下发展较好的CBD发展入手,通过对整个成都市的规划解析,从成都市对东进、南拓、北改、西控等分析未来成都CBD发展的方向、同时概括总结了CBD在设计要素
振动台模拟试验是进行地震模拟或者道路模拟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科技及工业系统的发展,传统振动台模拟试验系统所采用的脱机控制方法遇到了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江苏省公路已经由发展建设期进入养护改造期,大部分公路已经进入大中修阶段,因此每年需投入大量的养护资金,为了节约养护成本并有效地改善路面性能,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性养护
长期以来,港口与城市一直表现出互动的关系:港口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是港口繁荣与发展的载体;依托港口发展城市经济,围绕城市促进港口功能提升。“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