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线性预编码条件下的调度算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天线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总的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显出提高系统的容量和链路可靠性。在MIMO系统中,如果发送端能够获知信道的某些信息,就可以利用该信息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不仅可以解决复用用户干扰之间的问题而且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链路可靠性。利用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ChannelStateInformationattheTransmitter)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技术也称为预编码技术。   论文主要针对基于多用户MIMO下行预编码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较新的但很有实际价值的优化目标问题,即考虑在系统在总功率约束条件下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这些用户均满足各自的最低QoS要求。考虑了迫零预编码、MMSE预编码及正交随机波束传输方案等三种预编码中的用户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些次优但复杂度较低的用户调度算法。本文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研究了迫零预编码的用户选择算法——本文提出两种迫零预编码:贪婪算法用户选择算法(GSZF),半正定用户选择算法(SUSZF)。相比于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的穷举算法,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复杂度较低,因为它的复杂度是线性增长的,而通过后面的仿真我们看出本文提出的两种线性算法性能相比穷举算法几乎没有损失。   2)研究了对于MMSE预编码中的用户选择算法——本论文考虑MMSE预编码中的用户选择算法,该方案在发射端进行预处理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接收端干扰,其性能优于迫零预编码。对此提出了MMSE预编码中贪婪用户选择算法(GSMMSE),根据后面的仿真可知其性能相比穷举的MMSE用户选择算法损失忽略不计,其性能要略次于迫零预编码,但是MMSE预编码下系统和速率要高于迫零预编码,所以迫零预编码是牺牲系统和速率来最大化用户数。   3)研究了正交波束成型预编码的用户选择方案——对于FDD系统来说,当系统用户较多时,反馈量比较大,正交随机波束成型方案(ORB)只需要部分信道信息,大大降低了反馈量。论文中提出两种次最优低复杂度的算法:基于选定波束最佳用户的遍历的用户选择算法和基于贪婪的用户选择算法。由于这种方案没有完全使用各用户的信道信息,所以相比ZF预编码以及MMSE预编码性能将有很大的损失,但是实施的复杂度较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速铁路以其超大的运载能力,不断提升的运行速度,以及较高的运输效率等明显的优势正迅猛的发展着,但速度的大幅提升对铁路通信系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
随着个人数据通信的发展和人们对移动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运营商开始大规模地建设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人们逐渐发现传统的WLAN中AP (Acces
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其强大的可重复编程能力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航天、军工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成为星载信号处理和控制的关键部件,但是如同一般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的普遍,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可接入终端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由于终端数量
  软件无线电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新的通信体系,它的一些优势使其成为无线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软件无线电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也是软件无线电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高精度传感器、空间探测技术、地震信号采集、社交网络等技术领域产生了大量的高维张量数据,如何有效处理高维张量数据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高维张量感知理论问题,突破现有求解算法的瓶颈。针对张量感知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多为基于一维或二维的压缩感知算法,将高维张量进行向量化操作求解,其问题在于破坏高维张量内部特征以及扩大计算复杂度;针对张量感
学位
1948年C.E.Shannon在《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s》中提出了信息论的基本框架,指明了纠错编码的发展方向。迄今为止,编码领域主要存在两类方向研究编码,一类是以拥有
基于机会网络的动态拓扑性、非全连通性以及能量受限性,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设计有效策略来控制能量有限的节点间的内容扩散。运用数能协同技术,用户可以收集周围环境能
鉴于LTE-A系统的高速率、低时延以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基于LTE-A的车联网是近些年新兴的研究热点。目前基于LTE-A的V2V通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LTE V2V的相关标准仍在制定当中,
当前,各式各样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给人们的社交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社交网络服务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没有向人们提供能够发掘全面社交信息的渠道。于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