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教育的议论随之转为社会的话题,褒贬不一。这一方面表明着人们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对教育的日渐模糊,而处于文明变迁这一大背景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教育的模糊认识。古今中外对教育的研究不胜枚举,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应然与实然及其关系是什么等等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教育是否也有“理念的教育”亦即最完美无瑕的教育。贯穿教育始末之中,教育变的是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教育形式,而不变的却是教育精神.它是活的,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演绎。教育精神是研究教育的另一角度。本文以访谈调查法和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教育精神进行叙事研究。正如人们对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教育精神的理解也如此。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教育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说,而不同的人又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将教育精神置于我国建国至九十年代,选取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与之对话,在他们的生活叙事与教育叙事中去理解他们自身的教育精神以及各自不同时代的教育精神,而如何从不同中寻找出共同的教育精神则是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最后,本文提出教育精神与社会文化精神的关系,并且以个人和社会为基点去探讨教育精神与个人的气质,教育精神的世俗性与纯粹性、民族性与历史性。认为教育精神在天上,但却扎根在地上,社会精神是教育精神的支撑。教育精神的意义就在于大众自由气质的启蒙,进而改造社会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