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当今世界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不仅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内发展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在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关注基础教育在e时代影响下,中学课堂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改革后的文化诉求,研究教育信息化对课堂文化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于学校教学后,学校生活,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行为、思维方式、课堂规范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与传统学校不同的剧烈变化。笔者首先通过对港台地区关于e时代的研究入手,得出e时代影响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都在传统学校的基础上发生不同程度的e化,并定义这种新时代下影响下的学校为e学校,然后详细探讨在e学校环境下,中学课堂的教学行为方式、认知和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变化,并最终得出在e学校环境下可以促进课堂文化健康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过程为,作者首先对e学校和课堂文化两个核心概念进行解构,得出其内涵、组成要素和各自的特征,并从理论上分析e学校环境可能对课堂文化中的哪些要素能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后再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在实际的课堂生活中,这种影响有没有出现,影响的程度如何。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e学校环境对课堂文化影响的过程中,行为方式是最先影响到,也是影响最显著的文化因素,其次是课堂生活中的认知方式,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思维、态度、兴趣等,e学校环境也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再是课堂管理过程中相应的规范、制度等因素,在这些课堂文化因素逐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影响文化的核心要素---价值观。最后,为了促进课堂文化在e学校环境下更好的发展,作者结合整个研究过程,总结在研究进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认为促进e学校课堂文化的健康发展,应从环境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完善,提出了创设更加合理有效的e学校课堂环境、进一步提升教师在e学校课堂驾驭教学的能力、以开放平和的心态迎接e时代挑战和学校相应的管理策略等建议,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