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性动态视角下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倡导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今天,政府每年会对制造业进行高额的创新补贴。那么,这些补贴是否会被用于绿色技术研发,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如何?是否有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这两种补贴方式的补贴效果、差异又如何?如何充分发挥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值得深入探讨。由此,本研究从政府补贴这一政府行为出发,以我国2011-2019年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为研究样本,与以往学者采用单方程计量模型会忽略变量间的内生性不同,本研究从内生性动态视角建立PVAR模型,探究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影响,以及制造业内行业异质性下二者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性影响和交互作用。本研究首先在明确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和绿色技术创新及其效率等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及两种补贴交互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其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再次,采用PVAR模型探究了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对制造业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逐年上升,但存在不平衡情况,行业差异较大,明显向TI型制造业倾斜;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三大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TI→CI→LI型制造业依次递减的趋势,表明TI型制造业是创新驱动发展下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LI和CI型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绿色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LI和CI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关键因素。(2)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研发补贴的贡献度优于税收优惠,二者的影响都存在时滞效应,研发补贴存在长期效应。研发补贴对总体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滞后1-10期正向效应,对LI型制造业具有滞后1期正向效应,对CI型制造业具有滞后1-4期正向效应,对TI型制造业具有滞后1-2期正向效应;税收优惠对总体和三大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都具有滞后1期正向效应。研发补贴对TI型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振作用更明显;税收优惠对LI型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振作用更明显。对于TI和CI型制造业,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贡献度优于税收优惠,而LI型制造业税收优惠的贡献度优于研发补贴的贡献度。(3)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且在LI型制造业作用最强。(4)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都存在路径依赖。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衰弱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老年人发生跌倒、住院、失能、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发病率逐年上升,是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有激素水平改变、慢性炎症、免疫功能失调、氧化应激和线粒体DNA改变等机制,发生与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因素、遗传因素、疾病与多重用药、精神心理因素、营养不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关。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虚劳”“痿证”范畴,各学者对其病因病
期刊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化学工业对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的需求持续增加,通过非石油路线生产烯烃、芳烃等化学品成为研究热点。从煤气化,天然气、页岩气和生物沼气中甲烷重整等反应制得合成气,再转化为化学品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将CO2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等也备受关注。近年来,合成气转化制烯烃、芳烃及二氧化碳加氢制化学品的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学位
锂金属电池由于金属锂具有最负的电极电位和最低的电化学当量而成为下一代高比能电池发展的焦点,但是锂金属负极自身的体积膨胀和锂枝晶生长等问题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与发展。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是在锂金属负极中引入导电骨架,骨架可极大地缓解金属锂沉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然而锂枝晶生长问题未从本质上得到改善。本文从提高三维导电骨架的“亲锂性”出发,通过同时改善金属锂负极的电荷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来获得更加均匀且无
学位
由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所制备层状纳滤膜具有制备简单、性能优良和易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在膜分离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GO纳滤膜是利用相邻GO片层之间的纳米层状通道阻挡大分子物质而透过水分子,从而实现废液中物质的截留和浓缩效果。但是GO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分离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壳聚糖(CS)单分子链为大分子交联剂制备结构稳定、亲水性强的高性能GO纳滤膜,探究膜的结构调控机理和分离效
学位
近年来,随着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的出现,二维材料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二维材料在电子、光学、热力学、机械以及化学上有着优异的特性,表现出了其所对应的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等性质。但是,当前对二维材料的研究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不仅二维材料家族中还有许多新型材料尚未被发现,而且许多已经被发现的二维材料,它们各方面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对其应用的探索还任重而道远。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二维材料制备,结构
学位
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突然暴发。在“封城”的几个月中,媒体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中国国内,社交媒体较之于2003年非典时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国际舆论场上,西方媒体也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多有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在武汉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疫情报道安定人心,动员各界,增强国民对国家抗疫行动的认同,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自身的使命。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在武汉“封城”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选
学位
深度报道《在缅甸的“他”:乱局下中资企业中的中国人》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关注了远赴缅甸在中资企业打工的中国人。以新冠肺炎疫情和缅甸政变为背景,真实的描述在此背景下,在缅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困难,生活的压力与辛酸,以及独自一人远在异国他乡的真实感受,呈现出“小人物”的命运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发生的变化。针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讲述在缅中国人的生存故事,从更多共情的角度来呈现这样的双重突变对
学位
记忆作用于人类个体对过去经历的认识和自我认知,而社会记忆与集体记忆则关系到历史文化记忆的建构和传承,对一个群体的族群认同和共同体合法性产生深刻影响。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媒介已成为历史记忆传承的主要记录空间和传播载体之一,为我们从普通公众视角窥视民间记忆场提供了新的研究语境和场所。本文立足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社会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运用集体记忆理论以及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新冠肺炎疫情语
学位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的形态发生着改变,其叙事方式和话语风格也发生了改变。从2018年开始,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短视频领域进军,为贴近短视频用户媒介使用偏好,拉进与用户们的距离,传统主流媒体加大力度探索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和话语方式,从而适应短视频用户的审美习惯。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的叙事风格和叙事话语都有了变化,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国家主导的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官方主流媒体影响
学位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方法,探讨央视脱贫宣传中“网红”记者、主持人扶贫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和呈现,以及“网红”记者、主持人对脱贫宣传所具有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央视推动旗下“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参与脱贫宣传活动的方式主要由扶贫新闻直播报道和公益助农直播带货两条路径展开,央视由此构建出“专业素养在线”、“亲民接地气”和“正经幽默并存”三个不同维度的“网红”扶贫媒介形象。在此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