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是指说话人在交际中所做出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了保证话语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预设和语境的相关性要求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背景知识。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形成的知识组织和表征方式,具有理想性、完型等特点,可以为预设提供最佳的合适条件或背景知识。其次,由于预设本身的合适、共知和主观性的特点,预设经常被用于新闻标题中来增强效果,以达到简洁、信息量大且足具吸引力的作用。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进行研究,主要通过研究预设的触发语以及在新闻标题中的功能们来解释认知主体在理解语用过程中的基本认知模式和认知机制。作者选取《中国日报》中的英语新闻标题为研究语料,主要采用定性方法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隐喻原则从词汇,句法和语境层面上探讨预设触发语的认知机制以及预设在新闻标题的认知理解中的功能。本研究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标题中预设的隐喻形式并理解新闻的隐含意义,提高认知和交际效率。研究表明,英语新闻标题中预设构建的前提条件是双的认知方拥有共同的认知环境。只有存在共同的认知环境,标题才能触发出共同的认知模型,进而整合出共同的理想化认知,使读者正确地理解标题中预设的意义。新闻作者在策划标题时倾向于使用图示和隐喻来实现预设在新闻标题理解中的功能,使新闻标题更具可读性且易于理解,从而使读者及时快速有效理解政治、经济、体育、民生等各方面的信息,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