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冷结构热力耦合分析及其性能改进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12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的不断升高,使得涡轮叶片内冷结构的设计分析工作要求极为苛刻,必须采用先进的内部冷却技术或改进内部冷却结构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基于此,本文对涡轮叶片内冷结构热力耦合机理及其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对内冷结构性能改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了涡轮叶片流动-传热-应力多场耦合特性的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将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SST k-w湍流模型能准确预测涡轮叶片中的逆压梯度流、激波以及边界层转捩等复杂流动;详细分析了涡轮叶片周围的边界层流动、动力学特性、对流换热特性和叶片内部的换热特征。最后,使用流固耦合的叶片固体区域网格完成了流固耦合和热力耦合数据交换,实现了热力耦合分析,得到了热力耦合特征。(2)开展了传统肋片后台阶侧壁和底部壁面的低换热区域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区域覆盖的肋片侧壁和底部壁面的换热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并且侧壁倾斜角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在换热面积最小的情况下,150°倾斜侧壁取得了最好的换热效果,并且流阻的增加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研究了导向扰流柱形状以及结构参数对冷却通道换热和流阻特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型扰流柱对主流的扰流效果最为剧烈,使得高湍流区域几乎覆盖半个肋片通道,能有效地提高带肋通道的换热效率,获得最佳的换热效果;圆柱型扰流柱和椭圆型扰流柱的扰流效果最差,但能有效地减小流动分离产生的负压区、缩小对转涡,得到了最小的通道流阻。凸型扰流柱使肋片通道流阻增加最大。另外,较高的肋间距与肋高比(P/e)将会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越大的截面长宽比(AR)意味着更好的换热特性,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流动阻力。
其他文献
目前包括阵列感应测井在内的常规感应测井仪器测量的电阻率只有水平分量,据此预测砂泥岩产层就可能出现错误,甚至导致将砂泥岩薄互层当作泥岩层而将产层漏掉的现象。准确地认识
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视频监控、医疗诊断、智能交通、运动分析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论文主要
虚拟造型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产品的概念设计。虚拟造型有交互的直接性与模糊性两大特点。由于在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飞行器布局需要不断调整,对飞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各类结构、机构或系统由于受到材料参数、几何尺寸以及外载荷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结构系统的各项性能也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提高结构系统在不确定性条
大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通常采用潜入式喷管,其燃烧室尾部的流动非常复杂,流动过程及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采用颗粒确定轨道模型,模拟发动机在热流以及冷
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属于一种非正交坐标测量设备。非正交坐标测量系统较正交坐标测量系统具有造价低、运动灵活、测量空间开阔、适合现场测量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基于非正交坐标测量系统的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具有两个精密关节和角度盘,可实现在X-Y平面上测量,并具有Z轴方向测量的线位移导轨和标尺。非正交坐标测量系统的精度低于正交坐标测量系统,坐标换算关系较复杂。因此,非正交坐标测量机的误差补偿环节
液冷源是一种为电子设备提供冷却液的地面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液冷源的工作原理是将冷却液按规定进行温度、压力、流量调节后,送往工作中的电子设备
本文对光纤光栅高温高压传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基本传感理论;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增敏技术;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区分测量技术;光纤光栅高温高压传感器的实验研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风力机的基本理论以及翼型和风轮的几何参数、空气动力学特性等基本问题,并且也介绍了有关风力机叶片数值模拟的数学物理基础和方法。通过对风力机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叶尖喷气的方法来提高风力机效率的新型技术。本文进行数值模拟的风力机采用NACA4424翼型,通过FLUENT软件分别对翼型原型、叶尖尾缘喷气翼型、叶尖吸力面喷气翼型和叶尖压力面喷气翼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