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戏剧理论与《推销员之死》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社会充斥着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异化了人性,同时也蒙蔽了人类最本质的对爱的追求。美国杰出的戏剧家米勒期望他的戏剧能唤醒观众,使观众找寻到一种更正确的现代生活方式。《推销员之死》便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成功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本论文首先讨论米勒主要的戏剧理论,然后用这些理论分析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古希腊悲剧理论对米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米勒的关于“完整的人”理论以及个人行为对个人命运有决定性影响两方面。对米勒的戏剧理论有同等重要影响的是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理论。这两位戏剧家都十分注重戏剧的社会功能。这导致他们戏剧具有深厚的“问题意识”。米勒也因此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论文第一章讲详细论述米勒戏剧理论中的继承性因素在《推》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创新性因素使米勒戏剧理论得以独树一帜。作为第一位立文为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合理地位辩护的现代剧作家,米勒坚持认为在绝望中挣扎的无知的小人物比王公贵族作为悲剧主角更具现代意义;这些小人物未曾实现的梦想,他们一生无谓的挣扎,他们对自我身份的绝望追寻构成了一种悲剧的宏观性,也因此取得了“悲剧性胜利”。《推》不仅体现了米勒悲剧观上的创新,同时也在主题上有所突破。该剧被认为是推进“工作”这一主题在美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戏剧。从主人公威利的遭遇中,人们可以看到工作压力已成为腐蚀现代人生活,威胁其精神与肉体的基本要素。从戏剧技巧分析,《推》是现实主义戏剧与表现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米勒并未局限于对事实的照片式描述,而是富于创新地采用表现主义手法来深化主题,如意识流,时间并置,一系列寓意深刻的象征以及词汇技巧的创新性运用。《推》在国内外均大受欢迎,并斩获多项戏剧大奖。这种成功说明了米勒戏剧理论的时代性以及《推》所揭露矛盾的普遍性。人人都是推销员,人人都是威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应用应变(Strain,ε)/应变率成像技术(Strain Rate Imaging, SRI)结合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
目的利用装甲RNA技术制备一种能够应用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核酸检测的阳性质控品,为临床上HEV核酸分子水平检测提供可靠的质控工具,为相关HEV的诊断试剂盒
新课程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对多年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师,学校总喜欢把课程排得满满的,时间占得多多的,但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大量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平时为追求所
两汉文学园地绚烂多彩,但在两汉散文研究中对其序跋的研究较少。序跋的定义辞书中各有说法。社会背景、作品类型、理论家创作倾向不同导致对序、跋的称呼不同,使读者容易在序
通过分析2001-2005年我国国有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得到2001到2005年煤矿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均有下降趋势,但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在2005年却出现较大反弹,而且特别
船舶喷水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噪音小、操作性能好等特点,其应用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高速公务船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文中简要介绍了喷水推进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