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社会充斥着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异化了人性,同时也蒙蔽了人类最本质的对爱的追求。美国杰出的戏剧家米勒期望他的戏剧能唤醒观众,使观众找寻到一种更正确的现代生活方式。《推销员之死》便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成功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本论文首先讨论米勒主要的戏剧理论,然后用这些理论分析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古希腊悲剧理论对米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米勒的关于“完整的人”理论以及个人行为对个人命运有决定性影响两方面。对米勒的戏剧理论有同等重要影响的是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理论。这两位戏剧家都十分注重戏剧的社会功能。这导致他们戏剧具有深厚的“问题意识”。米勒也因此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论文第一章讲详细论述米勒戏剧理论中的继承性因素在《推》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创新性因素使米勒戏剧理论得以独树一帜。作为第一位立文为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合理地位辩护的现代剧作家,米勒坚持认为在绝望中挣扎的无知的小人物比王公贵族作为悲剧主角更具现代意义;这些小人物未曾实现的梦想,他们一生无谓的挣扎,他们对自我身份的绝望追寻构成了一种悲剧的宏观性,也因此取得了“悲剧性胜利”。《推》不仅体现了米勒悲剧观上的创新,同时也在主题上有所突破。该剧被认为是推进“工作”这一主题在美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戏剧。从主人公威利的遭遇中,人们可以看到工作压力已成为腐蚀现代人生活,威胁其精神与肉体的基本要素。从戏剧技巧分析,《推》是现实主义戏剧与表现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米勒并未局限于对事实的照片式描述,而是富于创新地采用表现主义手法来深化主题,如意识流,时间并置,一系列寓意深刻的象征以及词汇技巧的创新性运用。《推》在国内外均大受欢迎,并斩获多项戏剧大奖。这种成功说明了米勒戏剧理论的时代性以及《推》所揭露矛盾的普遍性。人人都是推销员,人人都是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