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联盟作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形式,它的出现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广西公益联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发过程的基础上,着重从社会层面(外部控制参量)、组织层面(内部序参量)以及个人层面(催化剂参量)和盲目跟从四个维度,探讨哪些变量是影响非政府组织结盟的因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本文的主要发现是: 非政府组织选择结盟最主要是为了满足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其中通过结盟,寻求外部资源的补给和提高自身能力则是最为重要的刺激因素。换言之,非政府组织选择结盟都是带有一定追求和期望的,几乎不存在非政府组织盲目跟从而选择结盟。因此,对于非政府组织结盟的推动者而言,必须给与成员实质性的资源和能力提升帮助才能顺利促成非政府组织联盟。 由于社会层面的因素大多对联盟形成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因此大部分非政府组织对其的认可度并不高,非政府组织之间对社会层面因素的认可度差异也比较大。另外,笔者还发现,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和所处地域,会使他们对社会层面因素的看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数据分析中还不显著。 受访非政府组织对个人层面原因的认可主要集中在公益人物的倡导这一个因素上,这说明在非政府组织联盟的形成过程中内部人员的实质影响力,远大于外部人士(学者和政府官员)的作用。 总之,组织层面的原因(尤其是寻求外部资源补给和提高自身能力)才是非政府组织结盟最根本的原因,要想激励非政府组织结盟首先必须满足他们在组织层面的利益追求。广西公益联盟成因的揭示,能够为其他地区非政府组织的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也能为政府部门完善对第三部门的管理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