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宫内生长曲线及母亲围孕期行为暴露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双胎妊娠率逐年上升,然而目前临床孕期检查中对双胎宫内生长发育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单胎的生长发育曲线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双胎随访队列和孕期超声监测数据纵向研究,尝试构建双胎宫内各项生物学参数轨迹图、分析出生结局,并探究母亲围孕期行为暴露因素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围孕期环境-行为暴露数据在源于正在开展的上海(国妇婴)围孕期行为暴露双胎出生队列,队列于2018年11月15日开始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每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双胎队列入组招募,期间所有第一次到双胎专科门诊就诊的双胎孕妇纳入队列。采用随访式调查问卷对双胎孕妇进行围孕期信息收集,收集内容主要包括:母亲围孕期睡眠、饮食和运动情况以及父母亲基本信息、围孕期健康情况和其他环境行为暴露情况。超声监测纵向数据来源于该医院信息科,为保证拟合宫内生长曲线的平滑度与精确度,模拟宫内生长曲线时纳入同一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间所有具备完整孕期超声监测数据且完成分娩的双胎妊娠。纵向超声数据包括孕14~37周的各项生物学参数即估计胎儿体重、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和肱骨长;出生结局包括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孕周、性别、Apgar评分、出生体重、出生身长。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纳入队列的样本特征,采用配对卡方检验、配对t检验或关联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行三组间的比较。采用GAMLSS模型拟合胎儿各项生物学参数的生长曲线,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检验不同绒毛膜性和受孕方式组间胎儿生长轨迹的差异。采用Log-binomial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进行双胎出生结局和母亲围孕期行为暴露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中双胎队列共纳入截止2020年1月20在上海(国妇婴)进行产前检查的281名双胎孕妇。宫内生长曲线拟合的双胎妊娠样本共纳入1118例,其中188对自然受孕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SC-MCDA)双胎、263对自然受孕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SC-DCDA)双胎、667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ARTDCDA)双胎。组间生长轨迹比较结果显示,SC-DCDA双胎胎儿的各项生物学参数均高于SC-MCDA双胎,且两者估计胎儿体重、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和肱骨长的生长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妊娠15周、21-22周、25周和33周均发现了两者各项生物学参数的周特异性差异(p<0.05)。ART-DCDA与SC-DCDA双胎胎儿在估计胎儿体重、腹围、股骨长、肱骨长的生长曲线和估计胎儿体重、股骨长的生长速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早期睡眠质量差可显著减少新生儿的出生体重(β=-155.20g,95%CI:28.53~281.87)、增加早产(RR:1.237,95%CI:1.007~1.519)和低出生体重(RR:1.310,95%CI:1.036~1.658)的发生风险,孕早期出现睡眠呼吸障碍可显著减少新生儿分娩时的孕周(β=-0.96周,95%CI:0.24~1.68);母亲怀孕之前3个月增加主食类的摄入频率和围孕期增加有馅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均可降低双胎生长不一致的发生风险(主食:孕前:RR:0.915,95%CI:0.844~0.992;有馅:孕前:RR:0.699,95%CI:0.515~0.949,孕早期:RR:0.765,95%CI:0.610~0.960),怀孕之前3个月增加粗杂粮薯类摄入的频率可推迟分娩的孕周(β=0.14周,95%CI:0.06~0.23)和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RR:0.939,95%CI:0.900~0.981),怀孕之前3个月增加蛋奶的摄入频率可推迟分娩的孕周(β=0.12周,95%CI:0.06~0.18)和增加出生体重(β=21.16g,95%CI:4.54~37.78),孕早期增加蛋奶和豆制品的摄入频率均可显著增加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蛋奶:β=16.89g,95%CI:1.90~31.88;豆制品:β=35.70g,95%CI:0.21~71.19)和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蛋奶:RR:0.957,95%CI:0.927~0.987;豆制品:RR:0.913,95%CI:0.841~0.992),孕早期增加甜食类摄入的频率可显著增加新生儿的分娩孕周(β=0.18周,95%CI:0.05~0.30)、出生体重(β=39.49g,95%CI:7.10~71.89)和出生身长(β=0.31cm,95%CI:0.11~0.51),孕早期增加加工/油炸类食物摄入的频率可显著增加新生儿的出生身长(β=0.16cm,95%CI:0.01~0.31),怀孕之前3个月增补叶酸亦可增加新生儿的出生体重(β=118.08g,95%CI:15.81~220.35)和推迟分娩的孕周(β=0.49周,95%CI:0.10~0.88),孕妇孕早期增补叶酸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风险(RR:0.768,95%CI:0.608~0.971);孕妇孕早期增加身体活动可增加新生儿的出生体重(β=7.56g,95%CI:0.50~14.63)、降低早产(RR:0.978,95%CI:0.962~0.994)和低出生体重(RR:0.979,95%CI:0.961~0.997)的发生风险。研究结论本研究探索建立了中国SC-MCDA、SC-DCDA和ART-DCDA双胎胎儿宫内各项生物学参数的生长曲线,并重点围绕睡眠、运动、饮食行为阐述了围孕期行为暴露对双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提示母亲孕早期睡眠质量差与双胎出生体重的减少以及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的增加有关,孕早期出现睡眠呼吸障碍与双胎分娩孕周的减小有关,围孕期粗杂粮薯类、蛋奶、甜食类摄入和叶酸增补均与双胎分娩孕周的大小呈正相关,围孕期粗杂粮薯类摄入的增加和孕早期增补叶酸与早产发生风险的降低有关,围孕期蛋奶、豆制品、甜食类摄入和叶酸增补均与出生体重的大小呈正相关,围孕期主食类和有馅类食物摄入的增加与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风险的降低有关,孕早期蛋奶和豆制品摄入的增加与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的降低有关,孕早期甜食类和加工/油炸类摄入与双胎出生身长的大小呈正相关,孕早期身体活动的增加与出生体重的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的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Inconel 718合金是当今航空发动机中的常用高温合金材料,在其关键承力部件中被广泛应用。但是,Inconel 718合金在发动机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疲劳裂纹,如果维护处理不当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扩展,最终可能产生不稳定的断裂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研究疲劳裂纹扩展并对此进行数值模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Inconel 718合金单侧缺口标准CT试样在I型循环疲劳载荷下,在室温(2
高职院校舆情工作在自媒体时代表现出五大特点:碎片化呈现、去中心化发布、泛娱乐化倾向明显、即时性传播、把关性弱化。这些特点凸显出高职院校舆情工作的巨大挑战性,针对高职院校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六大实践路径,包括优化舆论环境、健全舆情管理与引导机制、完善舆情管理法律规范、注重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舆情工作技术方法、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等。
目的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本研究旨在研究早发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特征与病因。方法(1)全面检索多个数据库中2000-2019年所有关于青少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文章。利用Stata15.0对满足要求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2)将痛风男性患者按痛风起病年龄分为早发组(≤30岁)和晚发组(30岁<发病年龄<60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家族史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早发痛
研究背景我国急诊医学总体起步较晚,地区差异明显。大陆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分诊工具,信息化系统仍有待规范完善。如何建立高效快捷、敏感可行的电子分诊系统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家医院参照国外标准逐步尝试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分诊标准,并依据标准建立信息化分诊系统。已有电子分诊系统是以2012版加拿大急诊分诊标尺(Canadi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CTAS
目的:调查上海北外滩社区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况,分析抗凝治疗不足、依从性不佳的原因,为全科医生在社区开展老年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以期提高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房颤患者以及随访社区数据库记录的老年房颤患者共332例。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
研究背景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甲状腺滤泡被破坏,HT将会导致一系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比如疲劳、体重增加和便秘等。为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手段的发展,揭示HT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刻不容缓。目前认为HT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多因素疾病。随着全民碘化盐的普及,人们的饮食碘摄入进一步增加,碘与HT之间的关联性引起了大家的重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carotid web,CaW)与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ryptogenic ischemic stroke,C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48例具有清晰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图像的隐源性前循环缺血性住院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为年龄及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90例同期因外
目的:剂末现象(Wearing-off,WO)是帕金森病(Parkinson,PD)常见的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我们探讨上海地区WO的流行病学特点,同时验证中国版9项剂末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9-item wearing-off questionnaire,CWOQ-9)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方法:这项观察性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杨浦区
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以在社区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总数8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配比例为1:1,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给予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社区常规照护康复。干预措施包括工作康复训练联合社交技能
目的 探讨主动式社区干预对患者精神症状、治疗态度、社会功能、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康复作用,多维度评价主动式社区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效果的持久性,为在我国建立、推广主动式社区干预服务模式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进行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主动式社区干预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