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构形折纸变形结构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纸起源于日本的传统折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可展机构等诸多工程领域。现有基于折纸的工程设计大多数用一个预先设计的折痕折叠成单一的结构,或者用一个通用的折痕经过多次折叠得到多种结构。本文致力于设计一种新型的折纸结构并以变形折纸命名,它利用同一个折痕模型折叠出不同的形状并且实现这些形状之间的变换。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折痕叠加法来设计单自由度、可刚性折叠成多种形状的折痕模型。折痕叠加法利用现有关于刚性折叠折纸模型的理论,将不同单自由度、刚性可折叠的折痕模型叠加到同一个设计中。利用DH矩阵法针对叠加过程中由两对共线折痕相交形成的交叉点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按折痕叠加法设计的折痕模型能够按照其中的任一折痕路径折叠出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通过折痕模型完全展开的形态变换折叠的路径。其次,本文探索了利用折痕叠加法设计的刚性可折叠折纸模型的一些工程应用。折痕叠加法对设计具有不同功能或者具有补充功能的多构形工具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基于折纸的工程设计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可连续折叠的折痕叠加模型表明:两个不同的模型可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两种形态的新模型,这个新模型进行形态变换时的折叠顺序也可以改变。可连续折叠的折痕叠加模型的这个特性使其在构建可编程超材料方面有潜在的使用价值。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法用来分析parallelogram twist模型的山-谷线排布种类,并提出了通过复制与镜像刚性可折叠单元获得刚性可折叠模型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通过3D打印制造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在现代工业中变得越来越迫切。激光技术(如SLM和SLS)以及电子束技术(如EBF3)常常用于3D打印中。使用这些技术制作出来的成品虽然具有比较高
针对大庄子金矿的特点,研究适合于形态复杂的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新工艺.采用盘区连续开采、分级全尾砂充填技术与无废开采工艺,解决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强度低、贫化损失大
2018年3月,美国公布《基于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关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实践的调查结果》(下称《301调查报告》),美国再次挥动“301调查”大棒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发起调查。美国并非首次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发起“301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三次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发起“301调查”,客观上促进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执法领域的改善。美
本文构建了企业创新系统的模型和一个集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模式、知识创新环境场三位一体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模型,详细阐述了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结构。论述了企业知识创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的恬淡闲适;诗意,是屈原忠君爱国的罹难情怀;诗意,是苏轼躬耕东坡的宠辱不惊;诗意,是李白邀月对影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追求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学校应将师资队伍视为学校的第一资源,注重对教职工潜在能力的开发,把师资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
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技术商品市场,近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由于交易双方在商品价格的定价上,心理差距较大,缺乏定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往往限制交易的达成。这也是我国目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