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下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意味着酝酿近两年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式以国家意志向内、向外宣传推进。“一带一路”正式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东西方国家的积极参与。有一段时间,诸多专家、媒体唱衰“一带一路”,甚至在行文里将“一带一路”引向“阴谋论”。感到欣慰的是,一直有一群孜孜不倦的学者们一如既往的探索着关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告诫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大国的崛起依然遵循这一准则。而“一带一路”就是基于这一客观规律构建起来的战略方案。本文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普遍规律和客观现实,较为深度的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与崛起中的中国外交之间的内在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中蕴含的外交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外交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中国梦的外交战略延伸,其本身具有历史的必然逻辑,将承载着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治理过程角色转型的重大使命。诚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从客观层面考究,一项影响世界格局的新策略的实施,必定是引发各国关系的变动,进而产生力与力的相互作用,这期间即可产生“火花”,也可产生“摩擦”。从主观层面来看,各国立足自身所处国际环境,在外交领域都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输入,因而在接触、参与、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各国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举措。如何照顾到大多数国家的感受,特别是超级霸主美国的感受,同时协调处理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将考验中国智慧。对“一带一路”大外交战略,未来,机遇与挑战一定是并存的,相信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价值认同下,有利于大多数人民的、互利共赢的公共产品一定会受到沿线国家和人民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