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银行模式培育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确立了农民主体地位,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分化,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一般来讲,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出去务工或经商的人就会把承包地转包或互换出去。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地方,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合作社分配。这样,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会流转起来。而实际呢,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缓慢,长期滞后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21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地流转需求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但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却跟不上来,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研究农村土地银行模式的培育问题,对于深化农业和农村发展道路和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21世纪以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背景,运用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内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实践探索,对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模式培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农村土地银行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在分析土地流转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引入土地银行的必要性。即土地银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完善农地金融制度;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第三部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即农地的贷地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并存;土地流转价值难以有效衡量;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第四部分提出了农村土地银行模式的培育路径,提出在培育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几点。首先,顺应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赋予其土地抵押贷款的功能;其次,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高土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性;第三,结合现有服务组织架构,构建“金融机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第四,注重制度设计,完善运行管理;第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区域性试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框架的特色。本文以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困境为切入点,对农村土地银行模式培育的探讨始终放在培育土地银行的必要性、现阶段土地银行的实践探索和农村土地银行培育的路径中分析,研究脉络具有多层次性和前瞻性。第二、主要观点的创新。基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现状及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银行模式,即“金融机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体经济组织”。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相关文献数据由于缺乏可得性,数量分析上有所欠缺;受时间和能力所限,对策建议的针对性还需进一步还原实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乙肝病毒感染精子的膜蛋白受体,研究乙肝病毒感染精子的分子机制以及观察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精液参数改变,并为体外阻遏HBV父婴垂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IVF周期
在20多年研究与实际应用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用ZnO非线性电阻作为水力发电机组尤其是大型水力发电机组灭磁与过电压保护吸能元件的重要性与可靠性.
<正> 1、引言以大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得人们喜爱,而以大豆做基料,再加此果汁或其它有独特风味的辅料而制成的豆乳饮料,我们称之为力宝乳。它可增加
2009年11月,美国、欧盟、墨西哥共同向WTO提出控诉,认为我国对铅土、焦炭、萤石、镁等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出口许可证以及规定出口最低价格的做法违反WTO规则,要求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高、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如何对新建桥梁的使用状
颗粒预分散是影响分级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浓度分布不均匀度来描述颗粒浓度分布的均匀程度,从而反映颗粒的分散效果。采用CFD技术研究了进料管,上、下进料方式在不同结构参数
在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黎平县,封闭落后的山地环境促使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广泛操持;近年来商品经济农村市场的深度拓展以及在侗寨经济中逐渐确立的主导地位,使大量传承千年的传统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行人与机动车的干扰机理,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车干扰模型。模型主要由机动车避让模型、行人过街决策模型以及运动模型组成。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行人的主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福建省已处在松材线虫病的包围之中,该病害传入福建省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为了延缓该病的传入或一旦传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笔者分析
目的观察脂肝丸治疗痰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中医证候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区组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