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因其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大型千手观音雕塑结构为背景,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对带型钢边框架的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分析,为这一类型组合剪力墙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为该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简化模型,对带有点支承的单层钢板剪力墙进行抗剪屈曲分析,探讨了不同栓钉布置间距、钢板的高厚比β、跨高比α以及初始缺陷等参数对钢板屈曲特性的影响。 2.对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墒板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混凝土墒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板厚度对组合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组合剪力墙墙板的受力机理。 3.通过对带边框架的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分析,探讨了边框架梁、柱的刚度等参数对框架组合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边框架对该种结构承载能力的贡献。 4.借助有限元软件SAP2000,运用简化方法分析此类组合剪力墙的弹性初始刚度,并与ANSYS的分析结果作比较,以验证此简化方法的精度。 5.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由此类组合剪力墙组成的简体结构的受力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1.在间距为300mm的栓钉布置下,当跨高比满足0.8≤α≤1.8时,只要钢板的设计高厚比β≤250,即能保证钢板在屈服前不会发生弹性屈曲现象。 2.混凝土墙板厚度对初始刚度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对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状态时剪力分配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组合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明显,且对组合剪力墙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时的剪力分配影响较大。 3.框架柱主要承受倾覆弯矩,对剪力分担不大;钢板形成的拉力带使得结构中最先屈服部位的是框架柱的柱脚处。 4.在验算该类组合剪力墙在弹性阶段的刚度时,可以采用“按照弹性模量将混凝土板折算成等效刚度的钢板”的简化方法。 5.这类组合剪力墙组成的简体结构中,由两道剪力墙中相反轴向力组成的力矩对结构抗倾覆能力的提高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热泵的发展和推广使用对于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污染排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热泵的概念、分类、研究现状出发,进一步阐述土壤源热泵的发展,进行地源热泵经济性分析。本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日益扩大。西南地区红层广泛分布,地质力学性质复杂。这些大型工程建设服务年限较长,为保证运营期间的安全,预测其长期稳定性,
目前桩孔开挖光面爆破参数设计主要依靠工程类比进行,不同设计者设计的爆破参数往往因掌握的爆破理论和经验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爆破质量参差不齐。基于爆破成缝机理、断裂力
筒仓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筒状储藏结构,仓内储料对仓壁的水平侧压力是导致仓壁环向强度破坏的主要原因。筒仓卸料时物料的流动形式不同,会产生不同分布形式的仓壁侧压力。库侧卸
梁式转换层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该类结构做了大量研究,也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结论。但对这类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还不太完善,现有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属于陕西省重点工程,双手合十的建筑造型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施工后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钢筋混凝土的剪切破坏机理及抗剪强度理论一直是混凝土的基础问题之一,很多学者针对混凝土的抗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抗剪强度
散粒体介质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仓储问题、以及采矿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分析模拟散粒体介质的运动变形过程离不开颗粒间的接触搜索过程,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颗粒间的接触关系和接触位置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关键。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三维块体的接触检索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接触搜索算法,其中以公共面法因其意义简单而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公共面法而言,其位置的确定和搜索效率仍旧是该法在实际应用
本研究将纤维增强材料(GFRP)拉挤型材与混凝土进行合理组合,开发了轻质高强、施工便利、经济实用的新型GFRF组合桥面板。该桥面板由带有肋板的GFRF折形底板,通过肋板圆孔中的混
在我国的水电工程、铁路、公路及城市等基础设施工程中无一不涉及到边坡稳定问题,边坡稳定分析是工程中一个很基本,但又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边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