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特性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主轴系统是高精度、高性能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轴-刀柄联接部件作为高速主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合界面的接触特性会随着高速主轴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呈现出配合松动、弯曲变形等问题,将制约高速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振动性能,从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本文针对锥度为7/24的BT50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的接触特性问题,从主轴-刀柄承受与实际工况较相符的多载荷角度出发,在弹性力学的基础上,假设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的边界条件,分别建立了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下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的理论模型,轴向力-离心力、轴向力-离心力-切削力、轴向力-离心力-主轴温升等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上述各因素对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高速主轴回转精度实验验证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高速主轴-刀柄系统联接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理论模型。在假设边界条件1和2下,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下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轴线方向的接触变形理论模型,发现在两种边界下:离心力固定时,轴向力的增加会导致主轴锥面的径向变形量变大,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降低;轴向力固定时,转速的升高,会导致主轴和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升高。(2)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接触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4阶44节点六面体等参数网格单元形函数,建立了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2下轴向力-离心力、轴向力-离心力-切削力、轴向力-离心力-主轴温升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变形、应力等接触参数,发现在轴向力和离心力不变时:切削力越大,背离切削方向的主轴锥面径向变形量越大,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越小;主轴温升越高,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的接触变形越小。(3)高速主轴系统回转精度实验对比验证。通过轴向力为15k N,转速分别为6000、7000、8000、9000、10000r/min的主轴回转精度实验对比验证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自从1994年发明了快速响应(QR)代码以来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了大范围的普及。QR码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用于编码链接到声音、图片和视频信息的特定URL。近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能够扫描QR码的应用程序的数量随之增加,因此这种编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QR码具有许多受欢迎的优点,但其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与之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与安全风险。市场上的中小经营者长期以来大量采用
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测设备中重要零部件的质量及结构的完整性,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并确保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传统涡流传感器对金属构件表面、亚表面特殊方向短裂纹检测的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输出的十字结构激励平面旋转场涡流传感器,通过基于信息熵的时空域涡流场的定量评价,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等方法,研究新型传感器的裂纹检测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涡流检测的原理出发,首先对涡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工业4.0趋势下的迅速发展,其在生产加工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针对工业机器人在大型铸锻件修型加工时所面临的编程问题进行讨论,当前情况下,机器人在面对加工现场环境复杂化、加工对象不规则化等条件下仍存在着在线编程周期较长、示教编程效率较低、使用者专业化要求较高等缺陷。因此,工业机器人离线自动编程因其编程周期较短、应用范围广、编程精度较
SCARA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空间大、操作灵活、重复定位精度和性价比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塑料、汽车、电子、药品和食品等工业领域。然而,SCARA机器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为提高SCARA机器人的控制和轨迹跟踪精度,对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辨识和轨迹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SCARA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理论,建立SCARA机器人
铝及合金棒材是有色金属铸造生产的重要产品,可通过二次加工来制作各类型材,被广泛运用于各大工业领域。铝及合金棒材生产信息的标识是生产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重要支撑,激光标刻作为兴起的直接部件标识技术,以其非接触、零耗材、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内首选的物料标识技术。实现基于激光标刻的铝及合金棒材生产信息标刻应用难,主要问题包括:棒材堆放空间位置不固定,端面空间定位难;棒材端面不均匀、高反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近几年发病率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表征,当出现病症时绝大部分患者都已处于晚期阶段,即使花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其预后的存活率仍然较低。肺癌早期阶段在影像学上主要以结节的形式存在。肺癌的早期筛查可及早的发现病情,以较低的医疗成本换取病人较高的存活率。因此,早期筛查对肺癌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结节的特征以及已有深
焊接是很多产品制造的重要制造方法之一,焊接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焊接环境对焊接工作者的影响,减少了工作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焊接机器人采用人工示教编程时,占用时间多,编程效率低,作业环境差,尤其是面对单件小批复杂曲面零件的焊接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基于温州市某企业以ABB机器人为平台的二次开发合作项目为基础。通过机器人运动分析与仿真,建立焊接机器人轨迹、位姿规划模型,改进复杂曲线焊缝直线圆弧
随着我国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型车辆不可避免地从管道上方临时通过。而有些埋地管道是按照一般路段设计与施工的,若该路段管道在敷设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当重型车辆通过时,很有可能对管道的安全性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管道运行安全。本文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短期加载时不同管径、不同埋深、不同车辆载重以及不同车速条件下交通荷载传递规律和管道受
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对物理实体进行虚拟的数字化映射,并实现以虚映实和以虚控实等功能。建立产品的数字孪生,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建立产品的高保真数字模型,通过高保真数字模型,使产品的数字孪生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仿真、加工、服役、升级和维护等过程。高档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和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而机床主轴是数控机床核心部件之一。本
在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商品的利润也在不断的被挤压,利润空间受制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机器人被用来代替人工作业,机器人装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低风险的优点,使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针对机器人结构进行轻量化研究和设计,旨在提高机器人性能,减少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和能耗,降低装配作业中的生产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