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的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发病茶树叶片下表皮局部有绿色凸起颗粒或斑块,在光照条件下病斑处可见黄绿色荧光。发生此病害的茶树生长势弱,导致茶叶产量降低。
为了探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植株生理特性,为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
1.以不同地区、品种和病害程度的荧光性绿斑病叶为材料,测定了N、P、K、Na、Ca、Mg、Fe、Mn、Cu、Zn、Al、S和B十三种元素含量,并与对照样含量和茶叶中各元素正常范围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斑病的发生可能与Ca、Mn、Al过量或B、Cu缺乏有关。
2.以一年生无性系福鼎大白茶苗为材料,进行Ca、Mn、Al过量和B、Cu缺乏营养液砂培试验以诱导荧光性绿斑病发生,结果表明:Ca、Mn、Al过量是导致茶园中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发生的原因:在砂培条件下,B过量同样也可以导致该病害的发生,且B与Ca、Mn、Al元素的过量组合在诱导病害发生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3.以砂培诱导处理的荧光性绿斑病茶苗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光合生理指标、茶树生长势(萌发新梢数、新梢长度、展叶数、节间长度、叶面积和叶形指数)、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指标(根干重、根尖数、根总长、根表面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发生绿斑病的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加:成熟新梢数量虽然增多但是新梢长度、节间距变短,展叶数减少,但叶面积和叶形指数差异不大;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根系形态指标数值减小。由此说明:患病植株的生理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4.通过对Ca、Mn、Al、B过量处理的砂培茶苗根系和叶片中13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a、Mn、B离子过量处理能显著提高茶树根系和叶片中相应过量离子的含量,Al离子过量处理能显著增加叶片中Ca、Mn含量,但其根系和叶片Al含量却低于Ca、Mn过量处理的。Ca、Mn、Al、B离子过量处理对茶树体内其它营养元素含量也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各处理均显著地降低根系和叶片中Zn、Fe含量,并使叶片中zn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同时还降低了叶片中N、P、K含量和根系中Cu含量,但使根系和叶片中S、Mg、Na离子含量提高,此外,Ca、Al离子过量处理可增加根系中P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