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2对Ni-Cr-WC涂层耐磨性影响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磨性,Ni-Cr-WC涂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工程领域。在服役过程中,表面剥落是Ni-Cr-WC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论文在Ni-Cr-WC涂层中加入CeO2以提高Ni-Cr-WC涂层的致密度,改善其耐磨性,为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扩大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Ni、Cr、Ni3Cr以及CeO2的体相结构、表面模型以及界面模型进行优化。通过晶面错配度、界面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电荷分布情况对Ni/CeO2、Cr/CeO2以及Ni3Cr/CeO2的晶格匹配关系和界面特性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制备了Ni-Cr-WC和Ni-Cr-WC-CeO2耐磨涂层。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对涂层的致密度进行测量,并对两种涂层进行物相和耐磨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Ni/CeO2及Ni3Cr/CeO2界面为半共格界面,Cr/CeO2界面为共格界面。Ni/CeO2界面的粘附功为-1.63 eV/?2<0,铺展系数为14.63 eV/?2>0;Ni3Cr/CeO2界面的粘附功为-3.94 eV/?2~-3.80 eV/?2,铺展系数为-5.48 eV/?2~-4.09 eV/?2。Ni和Ni3Cr均不能在CeO2表面自发润湿,Ni3Cr与CeO2界面能在4 eV/?2~5eV/?2,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稳定性。界面处Cr原子与O原子可形成离子键,Ni原子与O原子可形成较弱的极性共价键。Cr原子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Ni原子在CeO2表面的稳定性,促进金属间化合物NixCr在CeO2表面以岛状生长并稳定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eO2后,CeO2分布在颗粒间隙位置,涂层中基体晶粒尺寸变得细小,无缺陷聚集区域,气孔率由5.86%降为0.35%。磨损过程中磨痕破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涂层磨损体积由14.56×106μm3降至7.31×106μm3,耐磨性明显提高。CeO2的加入可有效抑制Ni晶粒的长大,促进Cr原子在颗粒间隙的扩散,并可作为基底促进金属间化合物NixCr的形成,改善涂层耐磨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矿区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项目为依托,搜集全方位找矿信息,以矿产资源预测的研究现状及理论方法为重要理论依据,应用分形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
滚动轴承具有结构简单、承载性能好及摩擦损失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旋转机械。本文以圆柱滚子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圆柱滚子轴承载荷分布及摩擦力
本文通过对比恒流模式下,有无高锰酸钾添加剂的硅酸盐电解液中所得膜层在氧化行为,结构物相和耐蚀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了KMnO4添加剂对AA1060纯铝微弧氧化膜层生长及耐
地下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污染物由地表环境经历包气带到达地下水这一过程,构建地下水中优控物筛选方法体系。对地表环境中污染源排放
21世纪是脑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脑科学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准备条件,空间认知能力训练与评估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脑电数据的耦合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成为了空间认知识别的有效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空间认知脑电数据识别领域在特征提取时较少考虑其他通道对两通道之间耦合的影响,以及各通道间空间位置的重要性,同时探索更高效的分类器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耦合特征提取以及深
高层建筑在我国有着飞跃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居住质量与工作环境的不断追求,高层建筑也不断往更加复杂、更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而带转换层的建筑结构能为人们带来更大的建筑空间
煤炭资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矿开采危险性大、生产环境复杂,瓦斯治理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巨大考验。为了研究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规律与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采用实验研究、理
大块非晶合金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临界尺寸有限、室温塑性差、热稳定性不理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应用前景。而微合金化(即向非晶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INTERTA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和DHS加压滑动鹅头钉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近10年使用INTERTAN联合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分别是广西重要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都具有适应性较广、生长速度快、木材材质优良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混交比例模式[马尾松、红锥分别按照9∶1(A)、8∶2(B)、7∶3(C)、6∶4(D)、马尾松纯林(E)和红锥纯林(F),采用标准地定位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对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