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流变性能及携砂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液体系对压裂施工的成败和施工后增产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具有耐温性强、对地层伤害较小等优良性能的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优选出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盐,带疏水链及聚氧乙烯基团的可聚合单体进行聚合,且确定聚合方式为反相乳液聚合法。对所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得到分子量为约200万的目标合成产物,分子量较低故称其为低分子聚合物。其次,对所合成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及压裂液体系进行流变性能研究。实验表明,压裂液稠化剂溶液符合幂律流体流变模式,具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性、分子网格结构稳定性大于胍胶稠化剂溶液;使用0.6%浓度有机锆交联后得到的压裂液体系在150℃及170s-1下剪切120min后,粘度为200mPa·s,具有良好耐温耐剪切能力;在粘弹性能测试中压裂液体系的弹性模量为主导模量要大于粘性模量。然后,通过滤失性能实验及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压裂液体系对储层的伤害性及伤害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滤失实验得到压裂液体系滤失系数为2.08×10-4m/min0.5,约为胍胶压裂液体系的25%,岩心伤害率也仅为胍胶压裂液体系的55%,对岩心伤害性较低。且在不同注入速度、不同滤失压降、不同渗透率情况下,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抗滤失性要优于胍胶压裂液体系。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可得到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对岩心大、中、小孔隙伤害较均匀且伤害程度较小。最后,通过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相结合对压裂液体系携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静态悬砂实验得到,在不同粒径,不同砂比,不同温度的情况下,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悬砂性能都要优于胍胶压裂液体系;通过动态携砂实验得到,在砂比30%,管径2.5cm下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临界沉降速度为0.24m/s,临界悬浮速度为0.26m/s;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在不同管径及不同砂比下的情况下,其临界沉降速度及临界悬浮速度均低于胍胶压裂液体系表现出较好的携砂性能。综合可知,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具有优良的流变性能、滤失性能及低伤害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简单介绍了油气管道水平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施工设备及施工过程,并对施工地质环境进行了简要分类与分析。由于在水平定向穿越施工中钻杆受力复杂并且服役工况恶劣,因此,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台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陈旧的记者访问方式进行创新,同时还应该转换理念,使用新媒体设备完成访问,准时高效地开展交流和采访,从而强化记者的采访效果。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业台;采访形式  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剧烈的冲击,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体屡见不鲜。广播电视产业若是想挣
本论文对西部原油管道新疆三大油田混合原油加剂改性常温输送工艺方案以及北疆原油加剂改性顺序输送工艺方案进行研究。根据混合原油和北疆原油的物性进行加剂改性处理条件优
针对油田现场油砂处理现状,本文进行了集输站含油污砂旋流清洗实验研究并对旋流器内单相流场、两相流场以及固液分离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首先,对自行设计的洗砂水力旋流
底水油藏在我国油藏中占很大的比例,其储量相当丰富。底水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全部与底水接触的特点,因而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底水一方面能够及时补充原油开采时所消耗的地层
该文研究了抽油杆和油管在其工作环境下表面缺陷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缺陷的机理.研究给出了一种根据表面缺陷的漏磁场检测原理开发的适用于井口在线工作的抽油杆、管探伤仪的
凝析气藏岩石中凝析气的相变特征及其反凝析渗流机理是凝析气藏开发研究中的前瞻性课题,在理论和应用上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的相变及渗流
宝浪油田储层属侏罗系含煤岩系粗粒低孔、特低渗储层。截止到2010年,已投入注水开发13年。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上升快是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开展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其对
岔河集油田岔中—岔南空白带位于岔33断块和岔15断块之间。区内已有多口零散出油井,主要目的层为东三段和沙一上段,储层分布不均匀,纵横向变化大,属构造岩性油藏。该区井网稀,采出
低渗透油田存在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平均孔喉半径小、比表面大、毛管压力高、渗透率低以及开发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在进行低渗透油田开发前,必须对油层的地质特征和油层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