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vWF、TM的临床检测意义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并对比分析,探讨vWF、TM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患者60例为研究组。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膜性肾病(MN)组30例,非膜性肾病组30例,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8例,Ig A肾病(Ig AN)7例,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MCD)10例。另选取同时期该院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人20例为对照(NC)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浆vWF、TM的水平,纤溶指标,生化指标等,并对比分析。结果:1.研究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膜性肾病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非膜性肾病组(P<0.01)。2.研究组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膜性肾病组血浆TM水平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1)。3.凝血和纤溶指标中研究组P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FIB、Ddime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MN组与非MN组相比,PT、APTT水平明显下降(P<0.01),D-dimer水平明显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vWF水平与PT、APTT、ALB呈负相关关系,与24h Upro、D-dimer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血压、血小板参数、TT、FIB、Scr、TC、TG、LDL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组血浆TM水平与年龄、血压、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ALB、FIB、Scr、TC、TG、LDL、24h Upro、D-dimer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1.血浆vWF水平可反应PGD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在反应PGD患者高凝状态时,血浆vWF水平的检测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相比更加敏感,而MN患者更具优势。2.血浆TM水平可作为反应PGD患者高凝状态的一个早期指标,在MN患者中尤为突出。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沈阳急救中心神经内科收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  研究Bmi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在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NSCL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无冷球蛋白,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变情况,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血清冷球蛋白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肾